[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4765.1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友;卜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19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合金 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
背景技术
辊子一种用于钢铁企业的轧钢冷床区域使用的复合式输送、起套等部件,辊子磨损消耗比较大,通常是在辊身表面堆焊,喷涂,镀渗的方式来提高辊身的耐磨性,但现有辊子耐磨性差,性能不稳定,还有在棍子外表面设置一个高强的合金环,但在生产加工时,合金环与原辊子之间连接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松动,生产过程中连接工艺极为复杂,不便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解决了辊子辊身不易耐磨消耗大,同时辊子与耐磨环的连接牢固便于生产加工的问题,结构设计合理,耐磨环与辊身组合,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所述的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包括辊身,辊身由内辊环和外辊环构成,外辊环和内辊环之间通过支承筋连接,内辊环上开有键槽,所述的外辊环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所述的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
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与内层柔韧金属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
所述的内层柔韧金属与外辊环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
所述辊身为球墨铸铁所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辊身和高耐磨合金环两部分分开制造,耐磨环与辊身组合,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所述的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因为外层合金内侧通过内侧的柔韧金属与辊身外径采用过盈配合进行机械加工后,将耐磨环加热后,镶涨到辊身上,使耐磨环冷却后与辊身组合成整体的辊子,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便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包括辊身1,辊身1由内辊环2和外辊环3构成,外辊环2和内辊环2之间通过支承筋4连接,内辊环2上开有键槽201,所述的外辊环2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5,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5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501,内层为柔韧金属502,所述的外层合金501和内层柔韧金属502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所述的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501与内层柔韧金属502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503,所述的内层柔韧金属与外辊环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所述辊身为球墨铸铁所制,球墨铸铁辊身被耐磨合金环完全包覆,球墨铸铁辊身不被磨损,所以球墨铸铁辊身可以更换耐磨合金环后多次使用,从而节约生产线的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4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冷热水分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箱内胆的盘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