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蒸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74059.7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仿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方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朱庆华 |
| 地址: | 2153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15203625029,申请日是2015年05月29日,名称是:一种干式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制冷空调系统中常会采用干式蒸发器作为换热器,其优点是制冷剂充注量少,换热端差约1~4摄氏度,效率高。相对于满液式蒸发器,其制冷剂充注量约为1/3,虽然换热系数低于满液式蒸发器,但是干式蒸发器采用压差作为制冷剂流动的驱动力,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可以在船舶等移动空调上使用。另外,其水在管外,不容易冻结,可靠性性优于板式换热器和满液式换热器。由于其耐压高,其方便用作冷凝器。制冷剂在干式蒸发器内直接膨胀带着油回到压缩机,几乎没有压缩机回油的问题。这一点是降膜式换热器和满液式换热器所不能比及的。有了这些优点,干式蒸发器并有了其存在的空间:热泵场合、高可靠性场合。
如图1所示,现有的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走换热管内,载冷剂走管外,载冷剂通过折流板流动,冲刷换热管,进行换热,折流板把换热管外的载冷剂通道隔成一个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的宽度不是一样的,取决于流速。尤其是第一个通道和最后一个通道,即第一个折流板和邻近端板形成的通道和最后一个折流板和邻近端板形成的通道。一个通道连接着进水口,一个通道连接着出水口。进出水口是圆形的,为了保证焊接时不损坏第一个折流板和最后一块折流板,这两块折流板需要和焊接部位保持相当距离,避免焊接高温损坏折流板,这样导致了第一个通道和最后一个通道的流通面积过大,为优化面积的2倍,这样导致了水流速过低,影响换热,换热系数低下。另外入口为圆形,通道面积为近似方形,且截面积大于换热管截面积,导致水流速度的不均匀,两个因素的同时作用导致第一通道和最后一个通道的换热面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干式蒸发器,解决现有蒸发器存在的水流流速低和流速不均匀导致的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蒸发器包括换热筒体、折流板、换热管束,换热筒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至少一端设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一端与换热筒体焊接,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连接管道为圆管变径结构,包括小圆管段、中间管段和大圆管段,连接管道通过小圆管段与换热筒体的进水端或出水端焊接。
进一步的,连接管道的小圆管段的截面积为大圆管段截面积的1/4~3/4。
进一步的,连接管道的小圆管段的直径为前端板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折流板之间距离的1/4~3/4。
进一步的,小圆管段两侧壁设有与换热筒体半径相对应的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变径结构后,连接管道与换热筒体焊接的一端的圆管直径变小,缩短了前端板和第一折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了第一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缩短了后端板和末端折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最后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与传统结构相比,可以至少增加一块折流板,使得载冷剂多流经一个折流通道,大大提高了载冷剂流速以及换热系数。有着流速稳定、流量均匀和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现有干式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式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式蒸发器的圆管变径结构的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蒸发器包括换热筒体1、折流板2、换热管束3,换热筒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至少一端设有连接管道4,连接管道4一端与换热筒体1焊接,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连接管道4为圆管变径结构,包括小圆管段412、中间管段411和大圆管段410,连接管道4通过小圆管段412与换热筒体1的进水端或出水端焊接。连接管道4的小圆管段412的截面积为大圆管段410截面积的1/4~3/4。连接管道4的小圆管段412的直径为前端板101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折流板201之间距离的1/4~3/4。小圆管段412两侧壁设有与换热筒体1半径相对应的圆弧。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接管道4的小圆管段412的直径为前端板101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折流板201之间距离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方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方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4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