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3320.1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义海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舟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泥船吸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属于船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泥船是一种将海底的泥吸到泥舱内的船舶,现有技术的吸泥船中安装在吸泥泵上的软管大多都是直接堆积在甲板上,容易使软管缠绕打结,影响吸泥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由于软管外表光滑,软管在下放时会在滚轮表面打滑,影响软管的下方,进而影响吸泥泵进行吸泥作业。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软管能有序收纳,且软管下放时不会在滚轮表面打滑的吸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吸泥船上的软管直接堆积在甲板上,且软管下放时会在滚轮表面打滑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包括船体、驾驶舱、第一滚轮、电机、第一支架、绳索、管路连接件、轴承、第一滚轴、第一支柱、夹指、第二滚轮、第二支架、第二滚轴、第二支柱、软管、吸泥泵、钢管、罐体、排泥泵、第一支撑柱、排泥管、储泥舱、第二支撑柱、连接轴、手摇柄和管道,所述驾驶舱安装在船体上,驾驶舱上安装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储泥舱和第一支撑柱安装在船体上,第一支撑柱上安装排泥管,排泥管出口位于储泥舱上方,排泥管右端与排泥泵相连,排泥泵安装在船体上,排泥泵与罐体相连,罐体安装在船体上,罐体上安装钢管,钢管上安装轴承,管道左端安装在轴承上,管道与钢管相互连通,管道右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二支撑柱安装在罐体上,连接轴安装在管道右端,手摇柄安装在连接轴上,管道上安装管路连接件,软管左端安装在管路连接件上,软管缠绕在管道上,两个第一支柱安装在船体,第一滚轴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柱上,船体上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上安装不止一个夹指,软管右端放置于第二滚轮的夹指上,软管右端与吸泥泵相连,船体右端安装两个第二支柱,第二滚轴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柱上,绳索左端缠绕在第一滚轮上,绳索右端沿着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向下与吸泥泵相连。
所述夹指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启动电机,电机旋转带动第一滚轮,使绳索沿着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逐渐下放;同时摇动手摇柄,将连接轴带动管道旋转,使软管放松逐渐下放,使吸泥泵向下来到水底;吸泥泵和软管在下放时,吸泥泵自身的重力会使第二滚轮旋转,软管在第二滚轮上时,软管会陷到夹指内,能避免软管在第二滚轮上打滑,同时夹指能加大软管与第二滚轮的摩擦力,进一步推动第二滚轮的旋转,加快软管的下放;吸泥泵吸收的泥通过软管将泥吸到管道内,管道内的泥从钢管进入到罐体,排泥泵将罐体内的泥从排泥管排放到储泥舱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a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b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泥船吸泥装置c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中:1、船体 2、驾驶舱 3、第一滚轮 4、电机 5、第一支架 6、绳索 7、管路连接件 8、轴承 9、第一滚轴 10、第一支柱 11、夹指 12、第二滚轮 13、第二支架 14、第二滚轴 15、第二支柱 16、软管 17、吸泥泵 18、钢管 19、罐体 20、排泥泵 21、第一支撑柱 22、排泥管 23、储泥舱 24、第二支撑柱 25、连接轴 26、手摇柄 2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义海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义海航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3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梯式二次水重复利用装置
- 下一篇:用于窄巷道矿井的料斗式扒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