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1321.2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健;耿生明;杨爱民;刘斌;赵胜杰;潘俊义;吴军;朱桥川;刘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积砂 钻探 泥浆 调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工具。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该地区是长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建任务重,勘察工作量大。
毛乌素沙漠地区地层主要以风积砂为主,具有地层分布不连续,夹层多,地下水埋浅等特点,在钻探过程中,钻探泥浆中会混入砂粒及地下水,引起泥浆成分变化,要现场测试泥浆成分。
目前只能使用泥浆粘度计和泥浆比重计来完成,但是泥浆粘度计和泥浆比重计使用较为烦琐,需要专门培训,对人员要求过高,且不能连续反映泥浆的成分变化情况,为调整泥浆至合理成分,需要反复调配多次测量,反倒影响勘察效率,生产中一般不予使用,因此钻工在现场只能凭经验加水或加膨润土调配泥浆,致使泥浆成分不稳定,造成岩芯采取率时高时低,使得鉴别孔勘察精度偏低,难以满足油气田站场勘察需求,为保证勘察精度,只得加大原位测试钻孔比例,导致勘察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影响油气田快速发展的步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可连续调配钻探泥浆成分,使之满足油气田站场勘察钻孔岩芯采取率要求的工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工具,包括配重、设于配重上方的浮泡以及设于浮泡顶端的标示线,所述配重内灌注有配重材料,所述浮泡为中空结构。
所述配重为顶点朝下的圆锥形,所述配重内灌注的配重材料为水银。
所述浮泡为圆柱形,该圆柱形半径与配重的圆锥形底面半径相等。
所述浮泡的上方设有把手。
所述配重和浮泡均为玻璃材质。
所述配重内体积为8.0 cm3,灌注水银质量为29.9g,所述浮泡内体积为52.9cm3,所述标示线的指示密度为1.170g/ml ~1.180g/m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调配工具,使用简便快捷,现在作业人员无须培训即可操作,调制过程随钻探同时进行,不影响钻探进度,调制的钻探泥浆性能稳定,岩芯采取率高,鉴别孔勘察精度完全满足油气田站场要求,可大幅降低原位测试钻孔比例,能提高勘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2、浮泡;3、标示线;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工具,包括配重1、设于配重1上方的浮泡2以及设于浮泡2顶端的标示线3,配重1内灌注有配重材料,浮泡2为中空结构。
本调配工具的设计原理:
配重1内部灌注配重材料,用以保持调配工具呈直立状态;浮泡2内部中空,为调配工具提供浮力,并依据浮力原理,可根据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测试液体密度;标示线3用于指示密度,根据所需风积砂钻探泥浆最优密度,通过配重1内体积、配重材料的质量以及浮泡2的体积,确定标示线3在浮泡2顶端的具体位置。
使用时,将该调配工具放入泥浆后,现场作业人员只需在泥浆中加入膨润土或水保持泥浆浸没在标示线3位置即可保证泥浆密度合格,从而使钻孔岩芯采取率达标,可大幅降低原位测试钻孔比例,提高勘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用于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工具,配重1为顶点朝下的圆锥形,配重1内灌注水银作为配重材料;浮泡2为圆柱形,该圆柱形半径与配重1的圆锥形底面半径相等。
同时,在浮泡2的上方设有把手4,利于操作人员的把持和操作;配重1和浮泡2均为玻璃材质。
本实施例中配重1内体积为8.0 cm3,灌注水银质量为29.9g,浮泡2内体积为52.9cm3,此时标示线3的指示密度为1.170g/ml ~1.180g/ml。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调配工具用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钻探泥浆的调配。
由于经现场多次试验后,结合在相关地区多年钻探经验,发现钻探泥浆密度在1.170g/ml~1.180g/ml之间时,岩芯采取率即可满足要求,且经济性最好,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配工具中标示线3所示密度区间即为钻探泥浆最优密度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1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旋转刮削通井器
- 下一篇:一种井下电磁调节减震式弹性扶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