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0847.9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国理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F24B1/19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801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同时提供炒和蒸两种烹饪方式的节能灶,蒸所需热量来源于炒菜热量的利用,属于炉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炉灶,在燃烧燃料(如煤炭和燃气)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燃料利用率不高。由于燃料产生的热量除了传导给锅底进行加热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通过炉灶壁散发到空气中,因此浪费了大量的燃料资源;(2)不能同时提供多种烹饪方式。例如,普通炉灶难以在同一时间段同时提供炒菜和蒸饭两种烹饪方式,而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烹饪量大的场合,如食堂),人们往往希望一个炉灶能同时提供炒菜和蒸饭两种烹饪方式。
基于上述技术现状,专利号为“201320310101.X ”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灶,节能灶主体是由外炉壳和内炉壳组成的双层密闭体,外炉壳和内炉壳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储水腔,在节能灶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节能灶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气管与蒸盘的进气口连通。这样炒菜同时产生的大量蒸气就会通过气管进入蒸盘,从而实现边炒菜边蒸菜。而产生的蒸气不需要额外耗能,只是把传统通过炉壁散失的热量用于加热炉壁夹层的水而产生,所以比较节能。但是,由于该结构中储水腔只是在传统炉壁高度上设置,即最大储水量也不高于灶面,在不断的加热过程中,储水腔的水会因为蒸发不断减少,使液面不断下降,没有与水接触的炉壁传热将受到影响,热量利用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利用更加充分的节能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节能灶,包括环状的节能灶主体,节能灶主体内部形成炉膛,所述节能灶主体是由外炉壳和内炉壳组成的双层密闭体,外炉壳和内炉壳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储水腔,所述内炉壳由热的良导体(实际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节能灶主体背部向上延伸形成高于灶面的储水箱,储水箱与储水腔连通,在储水腔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储水箱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气管与蒸盘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节能灶主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炉膛连通的烟筒;烟筒依次穿过储水腔和储水箱,并从储水箱上端穿出。
所述节能灶主体的底部与炉桥对应处设有能承接煤渣的煤渣筒,煤渣筒上还设有风机管。
所述节能灶主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节能灶主体的支撑腿。
除了能够利用燃料加热炉壁使水产生蒸气用于实现同时进行两种烹饪方式(如炒和蒸)外,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燃料利用更加充分,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在节能灶主体背部向上延伸形成高于灶面的储水箱,储水箱与储水腔连通,只要储水箱有水,就可以确保下部的储水腔始终保持满水位状态,内炉壳与水的传热面始终保持最大,因此燃料利用更加充分。
2、由于烟筒在排烟的时候其筒壁温度也很高,因此烟筒穿过储水腔和储水箱时,也会对其中的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对烟筒热量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节能灶,包括环状的节能灶主体3,节能灶主体3内部形成炉膛4,节能灶主体3的底部设有炉桥12,节能灶主体3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节能灶主体3的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数量为3条。
所述节能灶主体3是由外炉壳1和内炉壳2组成的双层密闭体,外炉壳1和内炉壳2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储水腔5,所述内炉壳2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钢铁。所述节能灶主体背部向上延伸形成高于灶面的储水箱18,储水箱18与储水腔5连通。在储水腔5的底部设有出水口8,在储水箱18的顶部设有进水口6和出气口7,出气口7通过气管9与蒸盘10的进气口11连通。本实用新型出气口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上面均设有阀门,可通过多个气管9分别与多个蒸盘10对应连通,实现同时在多个蒸盘10中蒸制食物,效率更高,热利用更充分。如果不使用某个出气口,将其阀门关闭即可,但要始终保持至少一个出气口能够释放蒸汽,以释放内部压力。为了便于观察储水箱内储水的水位高低情况,可以在储水箱上设置观察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国理,未经秦国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0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 下一篇:一种燃油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