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有蓝牙信标功能与智能卡功能的手部穿戴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6970.3 | 申请日: | 201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大方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Q20/34;H04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蓝牙 信标 功能 智能卡 穿戴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有蓝牙信标功能与智能卡功能的手部穿戴部件。
背景技术
RFID智能卡(例如是IC、ID、CPU卡等)具有储值支付、费用结算、身份识别等功能,其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等社会各个领域。智能卡通常是在各种形状的卡基体中嵌入设置集成电路芯片形成的。外部与之匹配的读写装置,通过无线感应识别等方式,对集成电路芯片中存储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读写处理。一些集成电路芯片上还设置有微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实现数据的逻辑处理。随着交通卡等智能卡的普及,人们的出行更为便利,出门时带一张智能卡便足以应付各种交通收费或付费等情况。但随着现代社会出行及换乘需求的增加,人们在使用智能卡时还是会经常感觉到使用不方便,不是忘记携带就是每次使用时摸口袋寻找半天,或者是持有的卡种太多,不便于管理,耽搁了本可以节省的时间。
iBeacon技术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低功耗蓝牙技术(BLE),能够以普通蓝牙技术更低功率下长期工作,定期广播编码信息,通过手机或iPad等软件设备感应收到的广播编码信息等信息,可以用作室内位置导航、目标识别、信息推送等功能,然而这种功能尚未用于手部配件上。
而随着通信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物配件中的便携设备,智能手部配件得到了广泛使用与普及。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智能手环加入了健康监控、来电通话及信息提醒等功能,改变了已有蓝牙耳机产品的佩戴方式,并增加了震动提示,日常生活中容易漏接电话的问题在智能手环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现有的智能手环中并没有整合便于人们出行、身份确认及小额支付功能,或者便于人们进行位置导航、信息接收功能的产品,不能解决人们在使用智能卡时,或是人们在需要位置导航或接收便民信息时会感到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有蓝牙信标功能与智能卡功能的手部穿戴部件,以将蓝牙功能与智能卡功能整合其中,解决了人们在使用RFID智能卡时,或是需要位置导航或接收便民信息时会感到不方便的问题,并提供位置定位、交通付费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有蓝牙信标功能与智能卡功能的手部穿戴部件,其包括iBeacon蓝牙信标模块、智能卡集成电路芯片模块、环形本体和嵌设于所述环形本体上的功能模块,所述iBeacon蓝牙信标模块和所述智能卡集成电路芯片模块均集成于所述环形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沿所述环形本体的径向由其圆心向外依次设置,所述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电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iBeacon蓝牙信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蓝牙芯片和与所述蓝牙芯片接触连接的天线,所述蓝牙芯片和天线均嵌设于第一卡基体中,所述第一卡基体集成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一端或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iBeacon蓝牙信标模块还包括内置功能模块,所述内置功能模块与所述蓝牙芯片电信连接,所述内置功能模块嵌置于所述第一卡基体中,所述内置功能模块和蓝牙芯片通过集成于所述第一卡基体中的纽扣电池或所述功能模块中的供电电池为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非接触式芯片和与所述非接触式芯片接触连接的射频天线,所述非接触式芯片和射频天线均嵌设于第二卡基体中,所述第二卡基体集成于所述环形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模块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非接触式芯片电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非接触式芯片为ID芯片、IC芯片、CPU芯片,或是以上芯片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天线为印刷天线、刻蚀天线,或绕制天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磁波屏蔽层,所述电磁波屏蔽层设置于所述智能卡集成电路芯片模块与所述环形本体之间,以及所述iBeacon蓝牙信标模块与所述环形本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波屏蔽层的制作材料为镍锌铁氧体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大方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大方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6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血糖指数的提神醒脑的组合物
- 下一篇:OLE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