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自动包胶机的落地式固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5570.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侯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7/00 | 分类号: | G05G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叶志坚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自动 包胶机 落地式 固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自动包胶机的落地式固定平台。本实用新型将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固定,采用脚踏式控制方式,大大减小了工人因手持包胶机而产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手持式包胶机又可从落地式固定平台上取下来,方便快捷,真正的实现一机两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人们对出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作为一种物化的文化,也是现代化水平的反映。在发达国家,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每百人拥有汽车55辆,德国为54辆,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汽车的保有量达到8亿多辆。其中包括轿车、卡车、大巴车等。
在一辆汽车中,电气系统占汽车总成本的30%左右,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载体,线束的每年产值超过400亿美元。对于一辆汽车而言,汽车本身存在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车顶线束、门线束、仪表线束、前大灯线束、尾灯线束、后备箱线束、变速箱线、电瓶线束、座椅线束、行李箱线束等十几种甚至更多的线束,出于对线束防水、防火、防老化、防弯折的考虑,需要对线束进行相关的处理,其中包括对线束的进行缠绕胶带,套波纹管等,因此,缠绕胶带过程是汽车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设计了手持式自动包胶机。
手持式包胶机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双手,提高了包胶效率,但是,由于手持式包胶机由人工手持且有一定的质量,时间久了工人会产生疲劳感,影响包胶的效率。为此,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设计了手持式自动包胶机的落地式固定平台,将机器固定在平台上,通过脚踏的方式进行操 作,从而实现解放了人类双手,大大提高了工人的舒适度,保证了包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自动包胶机的落地式固定平台。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箱、脚踏板、上下座支撑杆、手持式自动包胶机、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夹具、手持自动包胶机夹具固定座、底座、控制箱引出线和控制电路;
控制箱、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控制箱上表面开有条形通槽和通孔,控制箱内设置有电源和脚踏板,脚踏板固定在控制箱的箱体内,且脚踏板的脚踏端通过控制箱上表面的条形通槽裸露在控制箱上表面,用于脚踏;引出线的一端通过控制箱上表面通孔与控制箱内的电源、脚踏板相连接;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夹具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上下座支撑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夹具固定连接;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安置在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夹具的夹持腔体内;
手持式自动包胶机夹具包括左夹具、右夹具和控制电路安放孔;左夹具和右夹具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左夹具和右夹具的内侧面设置有不规则形凹槽,该凹槽用于固定手持式自动包胶机,且该凹槽与手持式自动包胶机手柄形状相匹配;控制电路安放孔设置在左夹具或右夹具的内侧面。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滤波电路、下载电路、复位电路、踏板电路、串口通信控制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1;其中控制芯片U1电源管脚接5V外部电源;控制芯片U1的接地管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内核稳压管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接5V外部电源,另一端接地;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接5V外部电源,另一端接地;
下载电路包括四脚接插件P1;四脚接插件P1的复位管脚接控制芯片U1的复位管脚;四脚接插件P1的接地管脚接地;四脚接插件P1的下载管脚接控制芯片U1的下载管脚;四脚接插件P1的电源管脚接5V外部电源;
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四滤波电容C4;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5V外部电源,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四脚接插件P1的复位管脚、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踏板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滤波电容C5和三脚接插件P2,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5V外部电源、三脚接插件P2的电源管脚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三脚接插件P2的A/D管脚、控制芯片U1的A/D管脚相连接;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三脚接插件P2的接地管脚接地;三脚接插件P2外接脚踏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5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7-00 备有单个的控制构件与单个的被控制构件配合的手动操纵的控制机构及其零部件
G05G7-02 .按传送或变换运动、或者远距离操作的专门措施为特征的
G05G7-12 .专门适用于操纵在一个相对于控制构件是运动的系统上的构件,例如在一转轴上
G05G7-14 .按响应于来自控制构件的给定输入延迟启动被控构件的运动或使整个运动更加平缓的装置为特征,例如通过在指令序列中提供无效运动
G05G7-16 .减少机构支架间轻微相对运动的专门设施,例如由被控机构的弹性支架引起的
G05G7-04 ..随控制构件位置而改变控制构件与被控构件间的运动比率或作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