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峰健身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7790.9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超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0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健身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鞋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高跟鞋、平跟鞋,还有负跟鞋。这些鞋子功能比较单一,且各有优缺点。
高跟鞋,其后跟的厚度能大于前掌厚度的好多倍。虽然穿着比较美观,但是长期使用高跟鞋,对身体下肢、脚踝部及相应的经络、肌肉等都造成不利影响。
平跟鞋是前后厚度几乎一样的鞋子,其穿着是最为舒服的,但是不是很美观,不利于搭配衣服。
负跟鞋是一种前高后低的特殊的鞋子,其原理就是,让脚与地面形成一个前高后低的倾角,造成人体重心后移,人体自身为了保证人体整体生物力的平衡,人体脊柱就会向后伸展,这种伸展幅度与人体与地面的倾角有关,医学界常常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鞋子倾角。但是适用范围窄。
综上,目前鞋子功能都比较单一,没有能够将以上多种功能集为一体的鞋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平峰健身鞋底,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峰健身鞋底,在鞋底下底面的中部或中前部位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所在部位的鞋底厚度大于鞋底后掌和鞋底前掌部位的厚度,且鞋底前掌底面到支撑平台为平滑过渡,鞋底上底面的形状为与人体脚部曲线相一致的形状。
鞋底前掌下底面设置为前掌圆弧形面。
鞋底后掌下底面设置为后掌圆弧形面。
所述鞋底前掌和后掌下底面均设置有耐磨防滑层。
所述支撑平台及鞋底前掌和后掌对应的鞋底外侧高于内侧。
所述支撑平台下底面的两条直边为垂直于鞋底中心线或者与中心线有一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改变鞋底的构造,使中前部位的支撑平台厚度大于前、后掌厚度,正常走中用支撑平台,能够保持或锻炼身体的平衡度。用鞋后掌部位走路,这样能达到负跟的效果,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弥补普通鞋子的不足,尤其是长期使用高跟鞋对身体下肢、脚踝部及相应经络和肌肉等造成的不利影响。用鞋前掌部位走路时,能够拉伸脚面及腿部相应的经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集多个功能为一双鞋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种结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二种结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平峰健身鞋底,在鞋底下底面的中部或中前部位设置有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所在部位的鞋底厚度大于鞋底后掌4和鞋底前掌1部位的厚度,且鞋底前掌底面到支撑平台为平滑过渡,鞋底上底面2的形状为与人体脚部曲线相一致的形状。所述鞋底前掌、支撑平台和鞋底后掌部位均为轻质材料制成,然后在下底面上贴合耐磨材料层,耐磨防滑层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前掌下底面可以设置为前掌圆弧形面5,如图4;也可以是斜平面,如图1。鞋底后掌下底面设置为后掌圆弧形面6,如图4;也可以是斜平面,如图1。
为减轻鞋底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前、后掌内均横向嵌设有孔洞,这样的孔洞在鞋底露在外面的部分能够看到。根据不同的工况,鞋底内横向嵌设有孔洞为一行或多行。孔洞为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或者矩形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任两种,孔洞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还可以是沿鞋底上底面垂直向下挖孔洞,在鞋底露在外面的部分看不到孔洞,这样也能减轻鞋底的重量。
所述支撑平台对应的鞋底外侧高于内侧。所述支撑平台下底面的两条直边为垂直于鞋底中心线或者与中心线有一夹角,图2为两直边8垂直为中心线L,图3为两直边9与中心线L不垂直,即有一定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支撑平台靠近前掌部位鞋底厚度略小于靠近后掌部位鞋底厚度,也可以厚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超,未经李兴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7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泳挂具
- 下一篇:一种螺钉高频淬火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