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扇形多层滤纸测蒸发冷却设备飘水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5487.5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新;卓静;何仁兔;田井辉;蔡杨;倪明;夏多兵;黄炳发;魏伟;刘婧楠;高明;薛梅;金惠珍;赵怀超;李鑫;魏中;张超;刘峰;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形 多层 滤纸 蒸发 冷却 设备 飘水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冷却设备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蒸发冷却设备飘水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设备主要是利用水在空气中的蒸发向空气排放工艺循环工质所携带废热的换热设备,包括开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凝器。蒸发冷却设备行业在中国发展良好,在国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为了保证蒸发冷却设备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测试规范,如中国标准GB/T 7190.1—2008以及DB 31/T204—2010。其中包括关于开式冷却塔飘水率的测定方法。
飘水率是蒸发冷却设备节水性能的重要指标,控制飘水是蒸发冷却设备节水的重要手段,而能准确测出飘水率是控制飘水的基础。在蒸发冷却设备特别是机械通风蒸发冷却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喷头喷洒的小水滴会随风机抽吸的气流运动,绝大部分水滴靠惯性作用被收水器捕集,但仍有少量水滴被气流带出塔外形成飘水。飘水率定义为蒸发冷却设备单位时间的飘水量(飘水的质量流量)与进塔冷却水或者喷淋水质量流量之比。飘水率高意味着蒸发冷却设备耗水量大、浪费水资源,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经过对现有飘水率测量方法的检索,目前存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GB/T 7190.1—2008中使用的测量飘水率的测试方法——滤纸吸湿法;二是高效集水槽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10215962.X)。目前,中国国家标准和上海市地方标准中均使用的是滤纸吸湿法,即利用干燥滤纸的吸水性,“将滤纸干燥之后放入塑料袋,用天平称重,取出滤纸,用曲别针将滤纸水平放到各测点,计时。视飘水情况放置1min~5min,快速取出,计时。放入原塑料袋中,用天平称重。得出先后两次称重的差值,精确到0.01g。”最终,通过相关计算得到蒸发冷却设备的飘水率。国标中的滤纸吸湿法尚存在如下问题:1、滤纸在吸收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飘水的同时也会吸收气流中的湿汽,而这部分湿气不属于飘水,从而使测量值高于实际值,在原理上有缺陷;2、由于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中心为负压,导致蒸发冷却设备飘水在中心处形成回流,若采用单层滤纸进行测试,滤纸吸收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飘水的同时也会吸收回水,即二次飘水;3、蒸发冷却设备飘水沿半径方向呈非线性分布,等面积法间断布置滤纸进行测试会产生近似替代误差。收水槽集水法目前主要的缺陷是当飘水很小时,收集不到足够的能够保证测量精度的水量,导致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提高飘水率测量的准确性,实时性、使用方便的扇形多层滤纸测蒸发冷却设备飘水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扇形多层滤纸测蒸发冷却设备飘水率的装置,由对角设置的两个扇形结构组成,测量时对角线的中心与风筒的圆心位置重合,所述的扇形结构由数段连续的不锈钢框架依次连接构成,各段不锈钢框架之间经拉索连接,每段不锈钢框架均为三层结构,各层设有不锈钢框和不锈钢丝圈并夹设有滤纸,各层不锈钢框之间由定距套管分隔,然后用连接螺栓固定构成一段不锈钢框架。
扇形结构的弧度角由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直径及单片滤纸大小确定.
优选的,扇形结构的弧度角为3°~8°,出风口直径大者取小值,小者取大值。
扇形多层滤纸测蒸发冷却设备飘水率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测量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直径,根据出风口直径和单片滤纸大小选择合适弧度角的扇形结构的测试装置,每段不锈钢框架的各层之间通过定距套管分隔,然后用连接螺栓固定该段框架,再用拉索将各段框架连接起来,构成整套测试装置;
(2)精确称量滤纸的质量,然后通过不锈钢丝圈和曲别针将滤纸平整地固定在各层不锈钢框上;
(3)将测试装置平置在出风口上,装置的对角线的中心与风筒的圆心位置重合;放上装置便开始计时,视飘水情况测试1~5min,快速移出测试装置并结束计时,取出滤纸并称重;
(4)计算飘水率:
从上往下,上层滤纸增重中层增重下层增重
则
测试装置的扇形弧度角:
每层扇形装置的面积:
t:出风口边缘的滤纸宽度,mm;
D:蒸发冷却设备出风口直径,mm。
上层扇形装置的实际增重:
中层扇形装置的实际增重:
下层扇形装置的实际增重:
ΔXt1——装置上层滤纸的增重,mg;
ΔXm1——装置中层滤纸的增重,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工大学;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