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组的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5397.6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T·曼宁;D·阿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AC(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中国澳门南湾大马路4*** | 国省代码: | 中国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组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池组充电器一般包括用于接收电池组的电池组接收充电接口。该电池组接收充电接口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因为该充电接口不但必须提供匹配电池组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而且还同时必须允许电池组容易地插入且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充电。
许多允许电池组容易地插入的旧有的充电接口在其它方面进行了折中,并且可能允许电池组易于被移动/移除。因此,由于作用在充电器上的振动或意外的冲击而引致的不希望的电池组的意外拔出/断开(即机械连接或电连接的中断)的发生几率是高的。
一些电池组充电器包括具有锁定装置的充电接口,该锁定装置与电池组接合以便将电池组固定在充电接口。然而,这些充电器涉及复杂的设计,并且由于零件数量的增加而使充电器变得更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更一般地,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组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充电器,包括:壳体,其具有底部和顶部,该底部和顶部通过一对相对的长侧以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连接,长侧彼此平行以及前侧和后侧彼此平行,以使得壳体在一个平面上(例如俯视时)具有大体矩形的轮廓并具有纵向轴线和正交的横向轴线;顶部包括电池组接收耦合部,该电池组接收耦合部具有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细长凹槽,并且其中凹槽从邻近前侧的口部延伸到邻近后侧的封闭端,其中在封闭端处排列有用于啮合电池组上的触头的多个电触头,并且在每个凹槽的纵向壁设置有大体平行的通道,该通道用于接收电池组上的相应导轨。
优选地,口部延伸到壳体的边缘,位于凹槽的口部的先导面比相邻的位于凹槽的通道限定部分更宽,通道限定部分在相对侧上由通道限定。
优选地,当壳体以其底部被放置在一个水平表面上时,凹槽的通道限定部分朝向封闭端向下倾斜。
优选地,凹槽的先导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边缘向下倾斜。
优选地,通道被限定在位于纵向壁的大体平行的肋和凹槽的底面之间。
优选地,肋设置有相对的凹部以用于接收制动器。
优选地,肋的前缘是锥形的,以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凹槽的宽度。
优选地,电触头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横向地间隔开。
优选地,电触头的每一个被接收在相应的相似形式的电触头容纳腔中,电触头容纳腔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
优选地,舌部容纳腔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触头容纳腔之间,舌部容纳腔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并且比电触头容纳腔具有较长的轴向尺寸。
优选地,凹槽具有由三个舌部容纳腔分隔的四个电触头容纳腔。
优选地,顶部包括一对电池组接收耦合部,其相应的凹槽彼此平行延伸。
优选地,充电器进一步包括与壳体一体的手柄。
优选地,手柄一体形成在前侧。
优选地,手柄包括大体平行于前侧的相对部分的细长构件,以及相邻细长构件的开口。
优选地,细长构件是中空的。
优选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形成蜂巢图案的六角形凹槽阵列。
优选地,壳体的长侧包括一体的肋的相应阵列,该一体的肋彼此平行并且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间隔开。
优选地,电源插头形成在壳体的其中一个长侧上。
凹槽与相互配合的导轨和通道的细长的性质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安全的连接,同时凹槽的口部从邻近前侧的口部延伸允许对电池组的改进的接入且易于从前面将电池组插入。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携式,有效地操作使用,以及具有总体简单设计(因此可经济地制造)的充电器。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适于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一起使用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顶视图;
图3是图2的充电器的前视图;
图4是图2的充电器的侧视图;
图5是图2的充电器的顶部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6是图2的充电器沿直立纵向平面所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C(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AC(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