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微细颗粒物聚集长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0954.5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米建春;潘祖明;熊扬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建春;潘祖明;熊扬恒 |
主分类号: | B01D51/02 | 分类号: | 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北京市北京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微细 颗粒 聚集 长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进微细颗粒物聚集长大的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燃烧产生的烟尘是大气中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而燃煤电站锅炉又是其中最重要贡献者之一。由于微米特别是亚微米颗粒物容易被人体吸入且富集有毒化合物,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制定并不断更新严厉的法律标准,控制直径少于10个微米的颗粒物(PM10)向大气的排放。考虑到对人体的危害,各国政府特别关注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个微米(或称PM2.5)的颗粒物的排放。除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外,微细颗粒也是造成大气能见度低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大气的不透明度主要取决于排放物中细颗粒物的多少,因为光线的消光系数在波长接近于0.1μm和1.0μm附近时达到峰值。
在工业生产中,各种不同的除尘方法和装置被用于去除气流中携带的飞灰或颗粒物。但是,一般而言,这些除尘装置对于拦截PM2.5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静电除尘器,很适合把较大的粒子从气流中移除,但对于PM2.5和更细小的亚微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相当低。又如布袋除尘器,可以在不断增加布袋层数的条件下非常有效地拦截PM2.5,但同时也不断增加了烟道的阻力,另外布袋除尘装置还需定期清灰,并且对于湿度较高的烟气极易糊袋。随着燃烧烟气中颗粒物污染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原有除尘装置的除尘能力已达极限,致使许多情况下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在当前追求燃煤锅炉的燃烧烟气超低甚至超净排放的要求下,亟需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微细颗粒物聚集长大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微细颗粒物聚集长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两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作为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固定连接多个与来流平行的隔板,各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平行的子通道,在每一所述子通道中设置有多组沿来流流向间隔布置的扰流叶片排,每一组所述扰流叶片排包括多个沿垂直于来流方向间隔布置的扰流叶片。
位于每一子通道内的各组所述扰流叶片排分布于所述子通道的同一侧。
位于每一子通道内的各组所述扰流叶片排交错分布于所述子通道的两侧。
在靠近所述壳体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均流叶片。
所述均流叶片采用对称流线形叶片。
所述扰流叶片为三角形、瓦片形、楔形、菱形、“S”形、“Z”形、矩形、椭圆形和流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壳体中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隔板,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通道,每一通道中设置有多组扰流叶片排,因此在每一个扰流叶片在气流中都制造不同强度的回流与涡旋区,使其携带细小颗粒物与固体壁面碰撞接触、吸附聚集并长大脱落,使气流中携带的颗粒物更容易在其后被过滤或以其他方式移除,本实用新型对于超细颗粒物尤其有效。2、本实用新型的扰流叶片的放置角度、形状、大小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用户对通道压力损失和提高下游除尘装置效率的要求、来流粉尘浓度、粒径分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和优化确定,因此,具有不同的流体力学特性,以便适应工业中不同用途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可控性。3、本实用新型装置一般设置在工业过程下游已有的除尘装置之前,不仅能够帮助高效地去除超细颗粒物,而且能够使操作者不用改变原来除尘装置的运行程序,解决比如将静电除尘器更换成布袋除尘装置后带来的一系列运行程序变化的问题。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应用在工业燃烧特别是电厂锅炉燃烧的烟气排放除尘过程中,而且也可用于粉粒体输运、搅拌过程的所有除尘工业中,目的是大大提高原有除尘装置拦截细颗粒物PM2.5的能力,在不同条件下降低50-90%以上的烟尘排放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扰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均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子通道内的流动示意图;
图5是气流和颗粒在叶片作用下的空气动力学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建春;潘祖明;熊扬恒,未经米建春;潘祖明;熊扬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0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烟气热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活化生物废气净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