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血常规检验的真空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850.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梅花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常规 检验 真空 采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采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常规检验的真空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血常规检验时,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管来采血,而常用的真空采血管是紫色盖头的EDTA抗凝管。该真空采血管内部为密封负压,含有EDTA-K2抗凝剂。由于真空采血管内为预制真空状态,连接到注射针后即可自动吸取血液,进而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卫生等优点。但由于管内的负压状态是在出厂时形成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造成负压不足。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血液随负压流出而速度较快、仅通过采血管上的警示刻度线来观察估计量的多少时不容易控制、抽血护士对量的熟悉程度等原因,往往使采集到的血液量过多,而真空采血管中按照标准添加的抗凝剂EDTA不足以抗多量的血液(EDTA本身成本较高),从而使部分血有微量聚集,致使血小板和红细胞值降低,影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因此采血量的控制对结果检测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
对于血常规检验,采血完毕时需将真空采血管至少颠倒缓缓混匀5次以上或轻轻弹拨真空采血管,对于采血站的医生来说,日积月累的工作量不可忽视,而且每个医生掌握的力度和程度不同,因此混合效果也存在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血常规检验的真空采血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真空采血管的密封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抽血量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用于血常规检验的真空采血装置,包括管体、安全密封胶塞、针头、软管和搅拌轴,所述管体尾端封闭,管体顶部固定安全密封胶塞,安全密封胶塞的底部和管体的顶部内侧设有内塞;软管端部设有针头,软管和搅拌轴分别穿过安全密封胶塞和内塞,搅拌轴深入管体底部;搅拌轴顶部与驱动器相连,搅拌轴底部设有叶片;管体外壁两侧均设有体积刻度线。
所述管体内部为密封负压,管体内部含有EDTA-K2抗凝剂。
所述软管上设有调节轮,便于调节抽血速度。
所述驱动器、搅拌轴和叶片,方便在边抽血时边进行轻微搅拌混合,防止血小板凝聚,还可适当减少真空采血装置中的EDTA的用量,降低成本。
所述搅拌轴为伸缩结构,可对不同深度的血液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
管体外壁两侧设有的体积刻度线,方便采血医生进行参照,提高抽血量的准确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设有的内塞提高了真空采血管的密封性;设有的驱动器、搅拌轴和叶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血液的混合效果;管体外壁两侧设有的体积刻度线,提高了抽血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调节轮;3、软管;4、安全密封胶塞;5、驱动器;6、内塞;7、搅拌轴;8、管体;9、叶片;10、体积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用于血常规检验的真空采血装置,包括管体8、安全密封胶塞4、针头1、软管3和搅拌轴7,所述管体8尾端封闭,管体8顶部固定安全密封胶塞4,安全密封胶塞4的底部和管体8的顶部内侧设有内塞6;软管3端部设有针头1,软管3和搅拌轴7分别穿过安全密封胶塞4和内塞6,搅拌轴7深入管体8底部;搅拌轴7顶部与驱动器5相连,搅拌轴7底部设有叶片9;管体8外壁两侧均设有体积刻度线10。
所述管体8内部为密封负压,管体8内部含有EDTA-K2抗凝剂。
所述软管3上设有调节轮2,便于调节抽血速度。
所述驱动器5、揽拌轴7和叶片9,方便在边抽血时边进行轻微搅拌混合,防止血小板凝聚,还可适当减少真空采血装置中的EDTA的用量,降低成本。
所述搅拌轴7为伸缩结构,可对不同深度的血液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
管体8外壁两侧设有的体积刻度线10,方便采血医生进行参照,提高抽血量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设有的内塞6提高了真空采血管的密封性;设有的驱动器5、搅拌轴7和叶片9,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血液的混合效果;管体8外壁两侧设有的体积刻度线10,提高了抽血量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梅花,未经张梅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T成像棒源装置及PET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连续血糖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