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裹打压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线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631.2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殷渠东;芮永军;顾三军;孙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渠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F2/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打压 修复 骨节 缺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裹打压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线网,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成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分为:创伤,感染,肿瘤切除术后以及先天性骨病等。与一般骨不连及腔隙性骨缺损不同,此种缺损需要植骨量大,且对术后力学稳定性能的要求很高,因此骨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的难题和研究热点。骨缺损在手术治疗上首先必须恢复肢体长度和力线,尤其是下肢更为重要,而上肢更多的考虑是功能。
包裹打压以松质骨为主的颗粒状植骨材料植骨是治疗长骨节段骨缺损有效方法,在进行长骨节段骨缺损手术时需要在骨缺损处植入自体松质骨等颗粒状植骨材料,并紧密打压,此时需要能够将颗粒状植骨材料紧密包裹并固定在两骨断端和内固定器上的网状装置,现有的钛网装置费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包裹打压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线网。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裹打压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线网,包括横向线和纵向线编织而成的线网;所述线网为医用缝线。
所述线网在横向线和纵向线的交叉处打结连接,在线网边缘处能够收紧。所述线网的横向线的宽度大于骨缺损的长度,纵向线的长度大于骨缺损的周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网无不良反应,使用方便,线网包裹打压植骨后很少发生骨吸收现象,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而较钛网包裹打压植骨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横向线;2、纵向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包裹打压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线网,包括横向线1和纵向线2编织而成的线网;所述线网为医用缝线。
所述线网在横向线1和纵向线2的交叉处打结连接,在线网边缘处能够收紧。所述线网的横向线1的宽度大于骨缺损的长度,纵向线2的长度大于骨缺损的周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线网根据骨缺损大小不同而不同。手术中使用时先将线网置骨缺损处,然后在骨缺损处植入以自体松质骨为主的颗粒状植骨材料,并紧密打压,最后收紧线网,将松质骨紧密包裹并固定在两骨断端和内固定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线网无不良反应,使用方便,较钛网费用低,包裹打压松质骨植骨后很少发生骨吸收现象,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为医用线网,网包裹后可以行打压植骨,包裹打压植骨后修复节段骨缺损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渠东,未经殷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