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7056.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丛日旭;高云鹏;施玉鹏;张健;鲁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再热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受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受热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属于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很多的电厂及供热厂都使用此种炉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节约能源、稳定、燃料利用率高和适用于劣质燃料等特点。但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布置在炉膛内的高温再热器运行中出现变形的问题一直都是大家研究的课题。常规带再热器的流化床锅炉将高温再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作为屏式受热面。此种布置方案所带来的问题:1、由于炉膛内烟温较高,布置在炉膛内的再热器受热面材质选择偏高。2、由于再热器的管子材质、工质温度与水冷壁管不同,导致其膨胀量与水冷壁不一致,处理不当在运行时再热器管屏易产生变形,结构上处理复杂,锅炉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不合理,导致运行成本增加,锅炉运行安全型较差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和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和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交错设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空间,将炉膛内的高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内,降低了再热器管子的材质,加强了再热器与过热器之间的换热,节省了成本,同时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锅炉可用率。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高温过热器蛇形管屏间的空间,有效利用尾部烟道空间。同时减小了高温过热器处烟气的流通面积。从而提高了烟气的流速。高温再热器与高温过热器交错布置,其材质选择与其一致,同时其膨胀与过热器同步,结构上处理简单,运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处理简单,便于设计、生产及安装,且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再热器运行中出现变形等问题,减少运行维护费用,提高锅炉可用率,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包括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1、和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2,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1和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2交错设置在锅炉尾部烟道3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的每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1包括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所述的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1由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排1-1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置,高温再热器由所述的多个高温再热器蛇形管组1由左至由依次并排布置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结构的每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2包括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所诉的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2由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排2-1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置,高温过热器由所述的多个高温过热器蛇形管组2由左至右依次并排布置组成。
工作原理
根据锅炉传热公式:Q=K*△T*H/Bj
K:传热系数;
△T:换热温差;
H:换热面积;
Bj:计算燃料消耗量
上式中的传热系数K与烟气流速W成线性正比关系,烟气速度增大,传热系数K越大。当换热温差△T、换热面积H、计算燃料消耗量Bj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传热系数K增大,使得烟气侧吸热量Q增大。要保持烟气侧吸热量Q保持不变,可减少受热面积H,从而减少了锅炉的钢耗量。另外,高温再热器与高温过热器交错布置,其材质选择与其一致,同时其膨胀与过热器同步,结构上处理简单,运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7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闭空间内的热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管程盘绕管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