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781.X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利用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生产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
技术背景
棉杆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现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棉杆作为生物质能源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三种使用方式,一、作为燃料直接使用或经固化加工后形成固体燃料进行使用;二、采用生物化学技术进行转化,利用水解酶进行处理后在使用;三、利用热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使用;第一种使用方法中,其一般步骤为:原料-粉碎-干燥-成型处理-包装,而在此过程中,棉杆的粉碎一般为较为重要的环节,而现有技术中,将棉杆粉碎的设备也较为成熟,申请号为201320478213.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棉杆专用粉碎机,其可实现棉杆的粉碎,申请号为200620082176.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棉杆破碎机,其也可实现棉杆的破碎,可经试验发现棉杆在进行固化处理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完全进行破碎处理,棉杆只需经大压力进行压缩后,变可实现棉杆纤维软化,易于进行切断加工,而切断后的软化棉杆在进行固化处理时与粉碎的棉杆固化处理效果相当,而粉碎棉杆所需要能量较大,此外,在其他的棉杆回收的方法中,棉杆利用只需将棉花软化切断即可,因此,人们急需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运用旋转碾压方式,能够实现棉杆的无间歇软化,方便人们棉杆实现再次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运用旋转碾压方式,能够实现棉杆的无间歇软化,方便人们棉杆实现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包括安装壳、装载台、短轴、四个轴承、两个卡盘、两个碾轮、皮带轮、长轴、漏盖和三个闷盖,所述的安装壳与机架相连接;所述的装载台安装在安装壳上;所述的短轴为阶梯轴,短轴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安装壳的后方,且短轴左侧与卡盘相连接;所述的长轴为阶梯轴,长轴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安装壳的前方,且长轴左侧与卡盘相连接,长轴和短轴均设置为阶梯轴,方便安装,且连接牢固;所述的两个碾轮分别安装在长轴和短轴上,且两个碾轮表面设有鱼鳞纹,可增加两个碾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使棉杆易于软化,且针对枝节较多的棉杆便于进行软化加工,不易造成堵塞;所述的皮带轮安装在长轴一端,且皮带轮与原动机主轴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的漏盖位于长轴的皮带轮所在端,且漏盖通过螺栓与安装壳相连接;所述的三个闷盖分别位于短轴的两端和长轴的背离皮带轮所在端,且闷盖通过螺栓与安装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运用旋转碾压方式,能够实现棉杆的无间歇软化,方便人们棉杆实现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碾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安装壳101、装载台102、短轴103、轴承104、卡盘105、碾轮106、皮带轮107、长轴108、漏盖109、闷盖110。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棉杆再利用的软化装置包括安装壳101、装载台102、短轴103、四个轴承104、两个卡盘105、两个碾轮106、皮带轮107、长轴108、漏盖109和三个闷盖110,所述的安装壳101与机架1相连接;所述的装载台102安装在安装壳101上;所述的短轴103为阶梯轴,短轴103两端通过两个轴承104安装在安装壳101的后方,且短轴103左侧与卡盘105相连接;所述的长轴108为阶梯轴,长轴108两端通过两个轴承104安装在安装壳101的前方,且长轴108左侧与卡盘105相连接,长轴108和短轴103均设置为阶梯轴,方便安装;所述的两个碾轮106分别安装在长轴108和短轴103上,且两个碾轮106表面设有鱼鳞纹,可增加两个碾轮10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使棉杆易于软化,且针对枝节较多的棉杆便于进行软化加工,不易造成堵塞;所述的皮带轮107安装在长轴108一端,且皮带轮107与原动机主轴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的漏盖109位于长轴108的皮带轮107所在端,且漏盖109通过螺栓与安装壳101相连接;所述的三个闷盖110分别位于短轴103的两端和长轴108的背离皮带轮107所在端,且闷盖110通过螺栓与安装壳10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7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夹装置直线拉动结构
- 下一篇:有机质垃圾好氧发酵专用刮壁搅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