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端带有球囊的血管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096.7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冰生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头端带有球囊的血管镜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端带有球囊的血管镜。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因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血管磁共振成象、数字减影技术、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相继应用于临床,大幅度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但这些检测技术均是非直观的成像技术,医生或患者看到的是经过计算机处理过的心血管组织影像,达不到类似胃肠镜、腹腔镜那样直观的观察效果,这严重制约着心血管病诊疗技术继续向前发展。
血管镜法是应用血管镜得到可视图像的一种方法,是借助胃肠镜理论来检测心血管组织的一种手段。血管镜研制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但80年代之前,由于心血管内充满血液,血管镜无法取得好的图像,都是用于心胸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检查。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血管镜开始装配有效阻断血流的气囊,可比较清楚地看到血管腔的变化,这才真正促进了血管镜用于临床,也开创了血管镜介入检查的时代。但由于需要阻断血流,血管镜也只能用于血管检查,不适合心脏检查,并且检查时需要频繁阻断血流、开通血流。虽然近年来出现的专利(88101027.6)对血管镜头端做了一些改进,在头端形成了一定工作平台,但无法解决在血管镜头与心血管组织之间血液完全排空问题,并且操作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头端带有可充满透明液体球囊,可用于血管及心脏内部结构检查的血管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球囊、血管镜身、操纵手柄、目镜,血管镜头端与球囊连接,血管镜头端突入球囊内部,血管镜身通过操纵手柄与目镜相连,操纵手柄一侧设有血管镜头端弯曲度调节旋钮,另一侧设有光源接口及球囊注液接口,血管镜头端设有球囊注液出口,球囊注液接口与球囊注液出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球囊注入透明液体,并将球囊贴紧组织,可将组织附近的血液排空,消除了血液对图像的影响,无需阻断血流,既可用于血管检查,也可用于心脏检查,操作简便;(2)检查时,通过移动血管镜头端及球囊位置,能获得整个检查部位的直视下图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心脏内部结构检查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血管检查示意图。
附图1、2、3、4中:1、血管镜身,2、球囊,3、目镜,4、操纵手柄,5、血管镜头端弯曲度调节旋钮,6、球囊注液接口,7、光源接口,8、光纤及镜头,9、球囊注液出口,10、心房、心室壁,11、血管壁,12、血管硬化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头端带有球囊的血管镜,包括血管镜身1,球囊2,目镜3,操纵手柄4,血管镜头端与球囊2连接,血管镜头端突入球囊2内部,血管镜身1通过操纵手柄4与目镜3相连,操纵手柄4一侧设有血管镜头端弯曲度调节旋钮5,另一侧设有光源接口7及球囊注液接口6,血管镜头端设有球囊注液出口9,球囊注液接口6与球囊注液出口9相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血管镜接上球囊,靠近需要检查的组织时,通过球囊注液出口将球囊充满透明液体后,通过血管镜头端弯曲度调节旋钮调整血管镜头端弯曲度,将球囊贴紧组织,可将组织附近的血液排空,消除血液对图像的影响,血管镜镜头通过透明液体可清晰采集血管及心脏内膜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根据检查区域血管或心腔大小选择合适的球囊2,血管镜接上球囊2后,通过建立好的介入通路进入血管,透视下,将血管镜送至目标检查区域;
注意:应注意造球囊2排气,防止空气进入。
(2)通过球囊注液接口6及球囊注液出口9,将球囊2注满透明液体;
(3)调节血管镜头端弯曲度调节旋钮5,对血管镜头端适当加弯,使球囊2贴紧心房、心室壁10或血管壁11,采集图像,不断移动球囊位置,可采集检查区域完整的血管或心脏内膜图像;
注意:如发现球囊2破裂,应停止操作,退出血管镜。
(4)完成检查后,将球囊2内液体抽出,退出血管镜;
(5)应按照公认的医院准则对球囊进行废弃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冰生,未经黄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