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炊事取暖两用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918.6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森 |
主分类号: | F24B1/26 | 分类号: | F24B1/26;F24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15839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炊事 取暖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炉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炊事取暖两用炉。
背景技术
家用炉具主要包括煮饭用的煤炉或是烧水用的水炉。
目前市场上的煤炉主要由钢制炉壳以及其中通过砖砌的炉膛组成,底部或侧壁开设进氧窗口,炉膛均采用光壁管的结构;水炉则包括炉体和内胆结构,炉体和内胆之间用于盛放水,内胆内壁也采用光壁管结构。
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功能单一,加热效率低,热能损耗大,燃料燃尽率低,烟尘排放浓度大,环保措施欠缺,排放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节能减排,结构合理的炊事取暖两用炉。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炊事取暖两用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内胆,所述炉体和内胆之间密闭构成水套,在所述内胆围成的炉膛内水平焊接有炉条,所述炉条将炉膛分割为上部燃烧室和下部灰室,在所述燃烧室内壁上安装有翅片管,所述翅片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水套贯通连接,在所述炉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回水口以及烟道,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炉体上端的炉口,所述炉口上加装有炉盖。
具体的,所述翅片管包括管体,以及固定套置于所述管体上的螺旋状散热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烟道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上固定有盛放石灰石的反应盒,在所述第二工位上安装有蒸汽雾化除尘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增氧用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灰室的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围绕所述炉口固定的第一管,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贯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烟道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沿着周侧开设有若干孔,所述烟道内的第二管指向烟道出口。
具体的,所述第二管焊接固定于所述内胆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翅片管的增设,有效解决了加热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加入脱硫和蒸汽雾化除尘,真正达到了烟气排放标准,低碳环保的目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的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炊事取暖两用炉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内胆,3-水套,4-炉条,5-燃烧室,6-灰室,7-翅片管,70-管体,71-散热片,8-出水口,9-回水口,10-烟道,100-反应盒,101-蒸汽雾化除尘器,11-炉口,12-炉盖,13-风机,14-吸气装置,140-第一管,1400-孔,141-第二管,15-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指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卸载”、“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应该被理解为数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炊事取暖两用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于炉体1内部的内胆2,炉体1和内胆2之间密闭构成水套3,在内胆2围成的炉膛内水平焊接有炉条4,炉条4将炉膛分割为上部燃烧室5和下部灰室6,在燃烧室5内壁上安装有翅片管7,翅片管7的两端均与水套3贯通连接,在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8、回水口9以及烟道10,还包括开设于炉体1上端的炉口11,炉口11上加装有炉盖12。
如图1所示,燃料送入燃烧室内燃烧,给翅片管7加热,由于螺旋状散热片71的加设,有效增大了受热面积,热传递效率得以提高,水套3受热均匀,单位燃料有更多的能量被利用,另外根据热膨胀原理,翅片管7中的水与水套3中的水循环加速,热交换迅速。
具体的,翅片管7包括管体70,以及固定套置于管体70上的螺旋状散热片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森,未经张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