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式的中央集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525.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明;谈源;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F16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中央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式的中央集电器。
背景技术
集电器是滑触线系统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主要装置,它通过集电刷与导轨的滑动接触,将电能直接传导至用电器,从而实现系统的移动供电。由于传统集电器内部的集电环的直径很小,而且其外部结构是实心的,因此,不能穿行液压油管,液压油管只能从其外侧绕行,而绕行所占的空间势必会很大,因此,电缆容易缠绕到其他构件上,还会导致电缆易磨损折断等。另外,传统的集电器为了达到防护等级,从而做成固定结构,但是,由于集电刷避免不了更换,从而导致更换的时候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式的中央集电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电器的中心不能穿行液压油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式的中央集电器,包括:具有中空通孔的转子模块1、定子模块2、中心转筒3和若干个铜环4,其中,
转子模块1位于定子模块2的上方,中心转筒3穿插在转子模块1和定子模块2的中空通孔中;
若干个铜环4的中空通孔的直径大于中心转筒3的直径,若干个铜环4套接在位于定子模块2的中心转筒上;
转子模块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线端子5,若干个接线端子5通过导线经中心转筒3分别与若干个铜环4连接;
若干个铜环4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碳刷6,每个铜环4上的多个碳刷6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中心转筒3的中空通孔用于液压油管穿行,其中空通孔的直径为100~200mm。
进一步的,碳刷6采用石墨铜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的,转子模块1和定子模块2上分别设置有维护窗7。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集电器进行中空设计,使得液压油管不必从集电器的外侧绕行,从而直接从集电器的中空通孔中穿行,因此,不与别的构件干涉缠绕、电缆不易磨损、不易折断、导电体不外露、不存在用电危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中央集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子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子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中央集电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转子模块,2、定子模块,3、中心转筒,4、若干个铜环,5、接线端子,6、碳刷,7、维护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中空式的中央集电器,主要用于电动回转型工程机械,如图1、图2、图3所示,该中央集电器可以包括:具有中空通孔的转子模块1、定子模块2、中心转筒3和若干个铜环4,其中,转子模块1位于定子模块2的上方,中心转筒3穿插在转子模块1和定子模块2的中空通孔中;若干个铜环4的中空通孔的直径大于中心转筒3的直径,若干个铜环4套接在位于定子模块2的中心转筒上;转子模块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线端子5,若干个接线端子5通过导线经中心转筒3分别与若干个铜环4连接;若干个铜环4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碳刷6(相当于集电刷),每个铜环4(相当于铜环)上的多个碳刷6通过导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液压油管通行,故设计成上下两个模块,上模块为转子模块1,下模块为定子模块2,其中,定子模块2与铜环4上的碳刷6成相对静止关系,并与铜环4的进线相连接;而每一个铜环4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碳刷6,每一个铜环4的多个碳刷6可以用导线连接,以减少单个碳刷6的体积、增加其接触面积、增加接触的可靠性;铜环4通过导线经中心转筒3与转子模块4的接线端子5连接,铜环4、中心转筒3、转子模块1以及连接导线相对静止,液压油管从上穿行而过,即使与中心转筒3接触,但是由于没有相对运动(相对静止),因此,也不会产生磨损。在本实施例中,碳刷6可以采用石墨铜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集电器进行中空设计,使得液压油管不必从集电器的外侧绕行,从而直接从集电器的中空通孔中穿行,因此,不与别的构件干涉缠绕、电缆不易磨损、不易折断、导电体不外露、不存在用电危险等,并且解决了油路下行、电路上行的困难。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插针机的插针下托模机构
- 下一篇:驱动支架的铜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