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784.4 | 申请日: | 201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杨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空气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生产产生的废气及灰尘等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的被污染着,同时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在不断的被影响着,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内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改善空气质量成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水箱、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推动杆及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进气装置,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的进水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的第一固持环、位于所述第一固持环下方的第二固持环、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万向轮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二通孔,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外围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推动杆包括左端部及右端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位于所述进气管右侧的过滤框、位于所述进气管左侧的输送管、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上的风机及位于所述输送管上的隔板,所述进水管呈倾斜状,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对准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固持环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持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持环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持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水平状,所述转轴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四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
所述左端部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右端部呈水平状,所述右端部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框包括第五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左侧的紧固管,所述第五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五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进气管的右表面接触。
所述紧固管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进气管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紧固管内部,所述紧固管的内表面与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对室内的空气净化净化,净化效果好且快速,节省时间,减少人们吸入废气的时间,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还可以对净化的空气加湿,使得其湿度适合,从而可以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框体1、位于所述框体1上方的水箱2、设置于所述框体1上的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框体1左侧的推动杆4及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下方的进气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杨,未经王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零排放温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照可控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