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647.0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霆;张慎;刘沛林;陈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9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朱宏伟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支承 楼面 段式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
背景技术
楼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在实际工程中为了避开连梁,通常需要将楼盖梁布置成斜梁。然而,楼盖梁布置成斜梁材料损耗大,施工不便,不利于房间分割及设备布置。因此,工程中往往存在连梁支撑楼面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兼具承重构件和耗能构件的双重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段和耗能段,所述加强段比耗能段高0-400mm,所述加强段与耗能段连接段底部的坡度为1:1,楼面梁离加强段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加强段还设有附加纵向钢筋和加强箍筋。
上述方案中,在加强段附加了附加梁面抗弯钢筋,所述附加钢筋在加强段端部弯下,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其中d为纵筋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在楼面梁和剪力墙之间设有箍筋加强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耗能段的刚度折减系数为0.6~0.8,加强段的刚度放大系数为1.5~2.0。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标准模板,连梁的耗能段及加强段的尺寸和配筋可以根据实际受力的大小确定。耗能段在中、大震下率先屈服耗能,出塑性铰。加强段在中震下基本保持弹性,在大震下仅轻微损伤。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相比,可以直接支承楼面梁,避免了将楼面梁布置成斜梁,施工方便,节约材料用量,设备安装方便,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可以支承楼面梁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配筋详图;
图3是附加钢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改成可以支承楼面梁3的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连梁,其由耗能段1和加强段2两部分组成,加强段2按悬臂构件可以完全承担楼面梁3的荷载。耗能段1在中、大震下率先屈服耗能,形成塑性铰。加强段2在中震下基本保持弹性,在大震下仅轻微损伤。
分段式连梁具体构造如下:耗能段1与加强段2的通常为高差0~400mm,连接段底部的坡度为1:1,楼面梁3离加强段2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00mm。
连梁耗能段1的梁面钢筋5伸入墙肢的长度≥LaE(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且伸入墙肢的长度≥600mm时,可不必往下弯折(图2右侧);否则钢筋需弯折,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图2左侧),其中d为纵筋的直径。连梁耗能段1梁底钢筋6伸入连梁加强段的长度≥LaE。连梁加强段2梁底纵筋7左侧弯折伸入连梁的长度≥LaE,其右侧伸入墙肢的长度≥LaE,且伸入墙肢的长度≥600mm时,可不必往下弯折(图2右侧);否则钢筋需弯折,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其中d为纵筋的直径。
如图3所示,连梁加强段2按悬臂梁计算时的附加钢筋4一排能排下时,第一排钢筋41在加强段2端部弯下,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附加钢筋需要排两排时,第二排钢筋42紧贴第一排钢筋弯折处弯下,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图2左侧),其中d为纵筋的直径。
连梁的加强段2在楼面梁3和剪力墙之间设有箍筋加强段,楼面梁3与连梁交接处根据计算增设附加吊筋。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设计过程如下:
(1)有限元建模时,将连梁的耗能段1和加强段2分开建模。耗能段1与加强段2的高差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可取为0~400mm。
(2)在结构弹性分析时,将连梁耗能段1的刚度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6。通常设防烈度6、7度时折减系数建议取0.7,设防烈度8、9度时折减系数取0.6;连梁加强段2的刚度进行放大,放大系数建议取1.5~2.0。
(3)加强段2按悬臂构件验算时,应可以完全承担楼面梁3的荷载。按悬臂构件计算出的附加钢筋在加强段2弯下,弯折段长度不小于15d,其中d为纵筋的直径。
(4)连梁的加强段在楼面梁和剪力墙之间根据设计需要,可增设箍筋加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