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221.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超;徐龙伢;颜明;刘洋;刘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13/09 | 分类号: | C07D213/09;C07D21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刘继枝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吡啶 联合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吡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醛氨法-吡啶合成工艺是当前主流的吡啶生产工艺,甲醛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甲醛自身聚合产生的原料浪费和环境污染;二是低浓度甲醛溶液造成的吡啶合成系统废水量较多。甲醛因其自身容易聚合,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发生聚合后不能作为原料参与吡啶合成反应,并且容易堵塞进料管道,影响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在清理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多数吡啶生产厂家使用浓度在37%-45%的甲醛作为原料,相应的增加了原料中的水含量,与使用50%浓度甲醛的吡啶合成系统相比,产生的废水量相应增加了5%-13%,增加了环保装置的运行负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系统能耗小、原料利用率高的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包括甲醛槽、甲醛预热器、气液分离器一和粗产品槽,甲醛槽的顶部与甲醛输送管道连通,甲醛槽的下部通过管道与甲醛预热器的底部连通,甲醛预热器一侧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化器的一侧连通,氨气化器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粗品冷却器连通,粗品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一的上部连通,气液分离器一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粗产品槽连通。
所述的粗产品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汽提塔的中部连通,汽提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二连通,气液分离器二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氨气化器的底部连通,氨气化器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氨过热器连通,氨过热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器循环连通,氨过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甲醛预热器连通。
所述的粗产品槽和汽提塔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给料泵。
所述的汽提塔的底部通过管道循环连通再沸器。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二的底部通过管道分别与甲醛预热器、汽提塔连通。
所述的甲醛预热器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甲醛气化器的一侧连通,甲醛气化器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反应器连通。
所述的甲醛槽和甲醛预热器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甲醛泵。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一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的下部连通。
所述的氨气化器的底部进口通过管道与氨储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杜绝了甲醛储运过程中的聚合现象,减少了甲醛原料浪费和清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几率;
2)采用50%浓度的甲醛合成吡啶,减少了进入吡啶合成装置的水分,萃取工段的废水量相应减少了5%-13%,系统减少废水排放量225kg-585kg/吨产品,年减少废水排放量2250-5850吨;
3)甲醛、吡啶工段产生的所有废气、废水、废渣全部送往热解工段,以合成氨系统产生的驰放气为主要燃料,将废气、废水、废渣完全焚烧处理,燃烧产生的热量副产1.5MPa蒸汽送往蒸汽管网以供系统使用,降低了系统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循环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甲醛槽,2、甲醛泵,3、甲醛预热器,4、氨气化器,5、粗品冷却器,6、气液分离器一,7、吸收塔,8、粗产品槽,9、给料泵,10、汽提塔,11、冷凝器,12、气液分离器二,13、氨过热器,14、反应器,15、甲醛气化器,16、再沸器,17、氨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甲醛-吡啶联合生产装置,其结构包括甲醛槽1、甲醛预热器3、气液分离器一6和粗产品槽8,甲醛槽1的顶部与甲醛输送管道连通,甲醛槽1的下部通过管道与甲醛预热器3的底部连通,甲醛槽1和甲醛预热器3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甲醛泵2;甲醛预热器3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甲醛气化器15的一侧连通,甲醛气化器15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4连通;甲醛预热器3一侧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化器4的一侧连通,氨气化器4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粗品冷却器5连通,粗品冷却器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一6的上部连通,气液分离器一6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塔7的下部连通,气液分离器一6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粗产品槽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巴比妥粗品离心装置
- 下一篇:乙酸乙酯的节能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