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活塞环压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181.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邱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活塞环 压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用工具,尤其是一种操作便捷、提高安装精度和降低劳动强度的气动活塞环压缩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维修中将发动机活塞正确装入汽缸是一项重要的经常的工作。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活塞钳对发动机活塞进行安装,现有技术的活塞钳是由工人手动操作,造成费时费力,装配精度差和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提高安装精度和降低劳动强度的气动活塞环压缩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活塞环压缩器,其中:包括气动机构和由气动机构驱动的活塞环压缩机构,
所述气动机构又包括气动机构壳体,设置在气动机构壳体上的手动进给按键和手动退回按键,以及与气动机构的内腔连通的压缩空气输入接头、控制阀Ⅰ和控制阀Ⅱ;所述控制阀Ⅰ和控制阀Ⅱ的启闭分别由手动进给按键和手动退回按键控制;
所述活塞环压缩机构又包括外壳,该外壳内安装有薄壁钢筒,在薄壁钢筒的内腔设置有圆筒状橡胶气囊,该圆筒状橡胶气囊的内腔与固定在外壳上的压缩空气输入管和排气管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通过压缩空气进气管与控制阀Ⅰ连通,所述排气管通过回流放气管与控制阀Ⅱ连通;所述圆筒状橡胶气囊的外壁一侧紧抵在薄壁钢筒内壁上,该圆筒状橡胶气囊的外壁另一侧安装有至少两块纵向平行的金属压条,在外壳的横向上设置有环形凸沿;
使用时,压缩空气输入接头与压缩空气源接通,将所有待安装的活塞环和活塞套装在该环形凸沿上,启动手动进给按键对圆筒状橡胶气囊供气,圆筒状橡胶气囊膨胀挤压金属压条,金属压条挤压活塞环进入活塞环槽并压紧活塞;再将活塞杆装入活塞后装入汽缸,使环形凸沿的平面紧贴在汽缸的上平面上并将活塞环和活塞压紧;最后采用工具敲击活塞尾部,使活塞头部进入汽缸的缸套;安装完成后关闭手动进给按键,然后启动手动退回按键,使得圆筒状橡胶气囊的气体通过回流放气管回流至压缩空气源中。
由于上述结构,操作便捷、提高了安装精度和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环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动机构壳体;2、手动进给按键;3、手动退回按键;4、压缩空气输入接头;5、控制阀Ⅰ;6、控制阀Ⅱ;7、压缩空气进气管;8、回流放气管;9、压缩空气输入管;10、排气管;11、外壳;12、活塞;13、活塞杆;14、薄壁钢筒;15、圆筒状橡胶气囊;16、环形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2,图中的气动活塞环压缩器,其中:包括气动机构和由气动机构驱动的活塞环压缩机构,
所述气动机构又包括气动机构壳体1,设置在气动机构壳体1上的手动进给按键2和手动退回按键3,以及与气动机构的内腔连通的压缩空气输入接头4、控制阀Ⅰ5和控制阀Ⅱ6;所述控制阀Ⅰ5和控制阀Ⅱ6的启闭分别由手动进给按键2和手动退回按键3控制;
所述活塞环压缩机构又包括外壳11,该外壳11内安装有薄壁钢筒14,在薄壁钢筒14的内腔设置有圆筒状橡胶气囊15,该圆筒状橡胶气囊15的内腔与固定在外壳11上的压缩空气输入管9和排气管10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9通过压缩空气进气管7与控制阀Ⅰ5连通,所述排气管10通过回流放气管8与控制阀Ⅱ6连通;所述圆筒状橡胶气囊15的外壁一侧紧抵在薄壁钢筒14内壁上,该圆筒状橡胶气囊15的外壁另一侧安装有至少两块纵向平行的金属压条17,在外壳11的横向上设置有环形凸沿16;
使用时,压缩空气输入接头4与压缩空气源接通,将所有待安装的活塞环和活塞12套装在该环形凸沿16上,启动手动进给按键2对圆筒状橡胶气囊15供气,圆筒状橡胶气囊15膨胀挤压金属压条17,金属压条17挤压活塞环进入活塞环槽并压紧活塞12;再将活塞杆13装入活塞12后装入汽缸,使环形凸沿16的平面紧贴在汽缸的上平面上并将活塞环和活塞12压紧;最后采用工具敲击活塞尾部,使活塞头部进入汽缸的缸套;安装完成后关闭手动进给按键2,然后启动手动退回按键3,使得圆筒状橡胶气囊15的气体通过回流放气管8回流至压缩空气源中。
为使得压缩效果达到最佳,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两金属压条17之间的距离为金属压条自身宽度的两倍。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所有部件均为市场销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式锁芯锁片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PCB板钻头用套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