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龙头的匣式阀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093.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柯生;毛连华;赵慧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连华;赵慧如;彭柯生;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龙头 匣式阀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水龙头的匣式阀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龙头结构均包括有一金属制的外壳,其于金属壳体内经由各种加工手段形成容室或流道,俾供水流通过。然而金属材料的加工程序较为复杂,且加工成本亦较高;此外在组装水龙头时,必须将控制阀等等的零件一一组装于上述壳体中,而有组装难度较高且耗时的缺点。另一方面,由于金属制品直接与水流接触,可能会有释出毒性的疑虑,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有鉴于此,如何改进上述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首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快速组装的水龙头的匣式阀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龙头的匣式阀芯结构,其包括有:
一匣壳,其设有一容室,且于该匣壳外周设有一可结合于水龙头的第一结合部;
一阀芯,其设于该匣壳的容室中;该阀芯包括有一控制端、一进水端、一出水端及至少一水室,其中控制端、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连接于该水室,而该控制端、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连接于该水室,而该控制端自该容室的顶端伸出该匣壳,该进水端自该容室的底端伸出该匣壳,且该出水端自该容室的一侧伸出该匣壳。
所述与该匣壳搭配结合的水龙头设有一组装空间,该组装空间内设有一第二结合部;而该匣壳的第一结合部与该组装空间的第二结合部为可对应嵌合的凹槽及凸块结构。
所述组装空间设于水龙头的后侧。
所述阀芯设有两个水室,而该进水端设有两个进水管路分别连接至两水室,且两进水管路分别用以流通冷水及热水,而该控制端用以控制两个水室独立供水或混合供水。
所述匣壳及该阀芯以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匣壳为透明的。
所述匣壳的外表面设有一电镀层。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阀芯与匣壳可构成一个模组,俾于水龙头的组装作业上,利用该匣壳上的第一结合部快速地嵌合于水龙头完成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施工的难度,并节省组装的时间。
另外,该匣壳及该阀芯可采用无毒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则与水流直接接触的部分皆为非金属,可避免酸性水质侵蚀金属而有释出毒性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号说明
匣壳1、1’ 容室11
第一结合部12 阀芯2
控制端21 进水端22
进水管路221、222 出水端23
水龙头3、3’ 组装空间31
第二结合部32 模组4、4’
阀芯元件51、5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连华;赵慧如;彭柯生;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毛连华;赵慧如;彭柯生;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流量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节水灌溉低功耗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