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801.8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丁成;吴铃;高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B01J4/00;B07B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塔 水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活性炭气体催化氧化塔的水力排炭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气体催化氧化塔是长春黄金研究院的专利产品,主要用于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处理黄金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在处理含氰废水时活性炭的巨大表面积首先对空气中的氧(或臭氧化空气中的臭氧)和废水中的氰的强烈吸附,然后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炭酸氢盐,当活性炭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时,需要将活性炭从氧化塔内部排出,然后补加新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输炭装置,实现氧化塔的自动排炭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由活性炭催化氧化塔、活性炭隔筛、水力输炭器、进水管、水泵、水炭分离装置和排炭管构成,活性炭隔筛固定在活性炭催化氧化塔内部,活性炭隔筛的下部与水力输炭器大直径弯管连通;水力输炭器的小直径变径端接进水管,水力输炭器的大直径弯管另一端接排炭管;水泵出水口连接进水管,水泵进口连接水炭分离装置;水炭分离装置顶部与排炭管连通。
所述水炭分离装置内部布置有水炭分离筛板。
所述水力输炭器由大直径弯管与小直径变径组成,相应进水管直径小于 排炭管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活性炭催化氧化塔完成含氰污水催化氧化处理排炭时,首先启动水泵,水炭分离装置下部的循环水带着一定压力通过进水管进入水力输炭器,此时活性炭隔筛内部的活性炭进入水力输炭器的大直径弯管内,由于循环水由小直径变径进入大直径弯管时快速的水流惯性冲刷带动活性炭随着循环水排走,经排炭管排到水炭分离装置内,在水炭分离筛板的作用下,循环水收集到底部,活性炭被隔离在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水力输炭器的使用替代了人工加炭排炭实现了活性炭催化氧化塔的自动排炭功能,节省了大量人力缩短工作时间。水炭分离装置实现了水炭的快速分离,并使得分离水循环使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力输碳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性炭催化氧化塔;2—活性炭隔筛;3—水力输炭器;4—进水管;5—水泵;6—水炭分离装置;7—排炭管;31—大直径弯管;32—小直径变径;61—水炭分离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由活性炭催化氧化塔1、活性炭隔筛2、水力输炭器3、进水管4、水泵5、水炭分离装置6和排炭管7构成,活性炭隔筛2固定在活性炭催化氧化塔1内部,活性炭隔筛2下部与水力输炭器3的大直径弯管31连通;水力输炭器3的小直径变径32端接进水管4,水力输 炭器3的大直径弯管31另一端接排炭管7;水泵5出水口连接进水管4,水泵5进口连接水炭分离装置6;水炭分离装置6顶部与排炭管7连通。
所述水炭分离装置6内部布置有水炭分离筛板61。
所述水力输炭器3由大直径弯管31与小直径变径32组成,相应进水管4的直径小于排炭管7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活性炭催化氧化塔1完成含氰污水催化氧化处理排炭时,首先启动水泵5,水炭分离装置6下部的循环水带着一定压力通过进水管4进入水力输炭器3,此时活性炭隔筛2内部的活性炭进入水力输炭器3大直径弯管31内,由于循环水由小直径变径32进入大直径弯管31时快速的水流惯性冲刷带动活性炭随着循环水排走,经排炭管7排到水炭分离装置6内,在水炭分离筛板61的作用下,循环水收集到底部,活性炭被隔离在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用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