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框胶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1496.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全琴;刘丽容;袁瑾芸;郭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框胶条。
背景技术
汽车门框,是指位于车身两侧的框架,呈与车门形状配合的框状,用于使车门的一个边缘与其铰接,使车门与之配合呈打开或关闭状态。通常,汽车门框与车身钣金焊接成型,汽车门框与车身钣金固定成型后,在汽车门框内侧面需要覆盖塑料覆盖件,并且该塑料覆盖件还往里延伸以覆盖在车身钣金上,起到遮蔽、修饰、美观等效果。在汽车制造装配工艺中,在汽车门框与车身钣金成型后,需要将汽车门框胶条安装于汽车门框上,安装汽车门框胶条的主要目的起到密封作用。而每个汽车门框需要采用多段汽车门框胶条进行逐段安装,即每个汽车门框需要多段汽车门框胶条拼接完成。
现有的汽车门框胶条包括嵌设部以及位于嵌设部外侧的缓冲部,所述嵌设部包括用于咬合所述汽车门框的咬合槽以及由咬合槽的槽底壁向塑料覆盖件方向延伸的弯壁。在将胶条安装在汽车门框上之后,需要将弯部从塑料覆盖件中掀出来,现在的方式是工作人员直接逐段的将一根胶条从塑料覆盖件中掀出,这种方式极为浪费时间,安装效率得不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将弯壁扯出塑料覆盖件的汽车门框胶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门框胶条,包括嵌设部以及位于嵌设部外侧的缓冲部,所述嵌设部包括用于咬合汽车门框的咬合槽以及由咬合槽的槽底壁向背向缓冲部方向延伸的弯壁,在弯壁相邻于所述咬合槽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弯壁结构调整胶,弯壁结构调整胶用于安装时将弯壁从汽车门框内侧面的塑料覆盖件中掀出,所述弯壁结构调整胶沿弯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
作为优化,所述咬合槽具有从槽底壁的两端向远离槽底壁方向延伸的内侧槽壁以及外侧槽壁,所述内侧槽壁嵌设于汽车门框的内侧面与塑料覆盖件之间,外侧槽壁与所述缓冲部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咬合槽的内侧槽壁、外侧槽壁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咬紧汽车门框内、外侧面的咬齿。
作为优化,所述弯壁结构调整胶可随外部拉扯力而脱离于弯壁。
作为优化,所述弯壁结构调整胶与弯壁等长。
作为优化,在所述咬合槽的槽壁里还设置有与槽体形状相匹配的骨架,该骨架与咬合槽挤塑成型。
作为优化,所述缓冲部呈耳状。
作为优化,所述缓冲部与嵌设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框胶条,在弯壁相对于咬合槽的内表面设置弯壁结构调整胶,当安装人员向外拉扯弯壁结构调整胶时,即可将弯壁一次性的掀出塑料覆盖件,最终使弯壁位于塑料覆盖件的外表面。采用该方式,安装人员可一次性使弯壁掀出,节省了安装胶条的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门框胶条一实施例中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门框胶条一实施例中装配完成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汽车门框胶条,安装于汽车门框100上,在汽车门框100相邻于汽车内部的内侧面覆盖有塑料覆盖件200,所述汽车门框胶条包括嵌设部31以及位于嵌设部31外侧的缓冲部32,所述嵌设部31包括用于咬合所述汽车门框100的咬合槽311以及由咬合槽311的槽底壁向塑料覆盖件200方向延伸的弯壁312(即背向缓冲部31方向延伸),在弯壁312相邻于所述咬合槽311的内表面上设有一用于将弯壁312从塑料覆盖件200中掀出的弯壁结构调整胶,所述弯壁结构调整胶313沿弯壁31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具体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1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续驶里程纯电动物流车结构布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的门框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