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犊牛饲喂巴氏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9731.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3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萍;蒙贺伟;坎杂;李成松;王丽红;戚江涛;石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5/00 | 分类号: | A01K5/00;A01K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3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犊牛 饲喂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犊牛饲喂巴氏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犊牛是牧场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犊牛饲养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犊牛存活率,还直接影响犊牛成年投产后的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而饲喂的关键在于牛奶进行巴氏消毒是否彻底,因此,良好的巴氏消毒设备对于抓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提高犊牛成活率在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犊牛饲养,目前主要采用隔离人工饲养,人工饲喂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将牛奶加热进行巴氏消毒后自然冷却或搅拌冷却至牛食用温度后,装入容器对犊牛进行饲喂。饲喂后,清洗消毒相关饲喂工具。人工进行巴氏消毒虽解决了犊牛饲喂问题,但由于犊牛期饲养技术要求高,其存在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工进行巴氏消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支付的工资成本上升;二是人工进行巴氏消毒受饲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如牛奶消毒不彻底、温度控制不精确、消毒用具清洗不彻底等。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这种方法目前在广东较少使用。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巴氏消毒的方法的温度为63-8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第二种消毒方法,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建立集加热装置、搅拌装置、供水装置、酸碱清洗装置、冷却水桶、加热水桶、搅拌桶和控制箱等自动控制为一体的犊牛饲喂巴氏消毒装置,解决了目前犊牛饲喂时常乳的巴氏消毒效率低、条件控制不精确、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在犊牛饲喂时常乳的巴氏消毒方面的高效化、自动化、简约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整机包括加热装置、搅拌装置、供水装置、酸碱清洗装置、巴氏消毒桶和控制箱4,所述的巴氏消毒桶分为三层从外到里依次包括冷却水桶8、加热水桶10、搅拌桶12,所述的加热装置主要由加热棒3构成,加热棒3连接380V交流电,所述的搅拌装置由搅拌叶扇7、搅拌电机13、减速器14构成,加热棒3在加热水桶10内部,温度传感器5与搅拌桶12相连,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在控制箱4内部与温度传感器5电连,所 述温度控制器6为模糊PID类型控制器,搅拌叶扇7在搅拌桶12内部由搅拌电机13带动。所述的减速器14与搅拌电机13相连带动搅拌叶扇7,所述的搅拌叶扇7在搅拌桶12内部,所述的酸碱清洗装置由清洗喷头15与水管构成,所述的清洗喷头15设在搅拌桶12内上部,所述的水管与清洗喷头15、水泵16连通。清洗喷头15通过水泵16泵入的高压水清洗搅拌桶,所述的控制箱4位于外桶的侧方,由继电器、接触器、SSR固态继电器等电气控制部件构成。搅拌电机13、水泵16均为交流三相电机。所述的由温度控制器6控制加热棒3进行加热,由220V交流电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支架 2.放奶口 3.加热棒 4.控制箱 5.温度传感器 6.温度控制器 7.搅拌叶扇 8.冷却水桶 9.出水口 10.加热水桶 11.蒸汽出口 12.搅拌桶 13.搅拌电机 14.减速器 15.清洗喷头 1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