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的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032.4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5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伯琴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2J7/35;H02J7/00;F04D29/26;F04D29/66;H01L31/0445;H02H9/02;H02P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设备 动力 系统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及其分系统或部件。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中,作为负载设备的风机接通过控制模块接至供电端的供电转换装置,由该控制模块将供电端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负载设备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由此达到对负载设备的控制。
上述动力系统设计上存在不足:采用单一的市电供电,不够环保节能;防雷保护措施不够好,系统安全性差;抗干扰措施不够理想,对负载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控制不够方便,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风机振动噪声大,效率不高;等等。有鉴于此,有必要涉及新的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及其分系统,以便使其性能得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及其分系统或部件,以便至少能在节能环保、安全性、抗干扰性或可操控性、低噪高效等的某一个方面使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的性能得以改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的屏蔽电缆,该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包括光伏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供电转换装置、控制模块及风机,该屏蔽电缆连接结构中,光伏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供电转换装置、控制模块及风机之间均通过屏蔽电缆连接,其中供电转换装置与控制模块之间、控制模块与风机之间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均接至地,其特征在于,屏蔽电缆的外保护层内设置有多根芯线,其中每根芯线包裹有内保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改善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的性能,其至少可以取得以下某一个方面的优点:
其一,更为节能环保。采用薄膜光伏电池,轻质、高效、高比功率且耗材少;控制器可以有效防雷,提高系统安全性能;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又可以保证蓄电池的活性,避免了蓄电池发生沉积,从而较大程度的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
其二,提高安全性。采用二级避雷保护,其中的大部分雷击电流通过控制模块输入端的第一接地元件泄放;而控制模块输出端设置第二接地元件,使得进入负载的残压更小,有利于防止负载遭受雷击,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三,抗干扰性强。屏蔽电缆采用二点接地,限制了地电流或干扰的大小,可以避免地电流或干扰过大时烧毁屏蔽电缆屏蔽层的危险。屏蔽电缆的芯线均设计了芯线屏蔽层,有利于抑制芯线之间产生的电磁辐射、静电耦合和电磁感应;同时也设计了电缆屏蔽层,有利于抑制外部的电磁干扰。
其四,可操控性更好。逆变电路可以根据人机接口电路的设定信号,通过微处理器电路输出PWM信号来控制功率管,有利于灵活地按预定要求输出电压,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其五,风机性能得以改善。通过改善叶片结构,气流流经叶片后缘时产生的漩涡打碎,从而有效地减少流阻,减少振动和噪声,且有利于提高风机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来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污水处理设备动力系统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供电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膜光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逆变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屏蔽电缆接地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屏蔽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风机叶轮结构的左视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风机叶轮结构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伯琴,未经徐伯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绝缘套的避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耐火控制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