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3302.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属于石油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比重很小和静切力较低的低固相泥浆。这种趋势使钻井过程中发生的气涌事故日趋严重。政府和环境保护团体对井喷的关注,以及钻井工业界对油井控制的强调,使任何一种可以有效减少井喷危险的装备得到高度的重视。大气式除气器便是属于这样的一种设备。
井涌的可能性取决于泥浆中气泡的体积和压力。这可以在泥浆排入罐内时出现剧烈翻动的情况作出判断。此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当关闭防喷器,使泥浆从阻气管汇中返出。阻气嘴可以保持多大的回压,是油井控制情况良好与否的决定因素。在井中套管柱较短而气体含量很高时,情况会变得相当严重,因为这时要关井巳成为不可能。这样,按照常规就应当不断循环泥浆,以便除去气体而使泥浆的损失保持在尽可能小的限度。
大气式除气器基本工作原理是电机带动减速器驱动主轴上叶轮旋转,叶轮带动气侵泥浆,沿圆筒内壁旋转上升,泥浆受叶轮搅动被摊成薄层紧贴离心筒内壁,泥浆内气体受到离心力作用溢出,被风机收集后排出,已除气的泥浆继续上升由排液口排出。常压式除气器结构比真空式除气器简单、轻便、易于安装、操作和维修。在处理低比重、低粘度的泥浆时,效果更加显著。
但是目前的大气式除气器存在除气效率低,处理量小,泥浆损失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包括除气塔,所述除气塔上设置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前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喷头置于缓冲装置内,所述缓冲装置顶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缓冲装置下方设置有挡筛,所述挡筛下方设置有泥浆收集槽,所述泥浆收集槽侧壁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泥浆收集槽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泥浆泵进口连通,所述液位控制装置与泥浆泵连接,所述除气塔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浆收集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除气塔侧边设置有固定桩。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筛6为多层结构,所述挡筛的孔径为0.2-2cm。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呈半球形,所述缓冲装置的直径为除气塔直径的0.25-0.75倍。
进一步的,所述除气塔的高径比为1: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除气效率高,处理量大,泥浆损失量小,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除气塔,2、进泥管,3、喷头,4、缓冲装置,5、排气孔,6、挡筛,7、泥浆收集槽,8、液位控制装置,9、出料管,10、泥浆泵,11、气体出口,12、气液分离器,13、排气口,14、回流口,15、固定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压钻井大气除气器,包括除气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塔1上设置有进泥管2,所述进泥管2前端设置有喷头3,所述喷头3上部设置有缓冲装置4,所述喷头3置于缓冲装置4内,所述缓冲装置4顶端设置有排气孔5,所述缓冲装置4下方设置有挡筛6,所述挡筛6下方设置有泥浆收集槽7,所述泥浆收集槽7侧壁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8,所述泥浆收集槽7底部设置有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与泥浆泵10进口连通,所述液位控制装置8与泥浆泵10连接,所述除气塔1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11,所述气体出口11与气液分离器12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2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3,所述气液分离器12底部设置有回流口14,所述回流口14与浆收集槽7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气塔1侧边设置有固定桩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筛6为多层结构,所述挡筛6的孔径为0.2-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装置4呈半球形,所述缓冲装置4的直径为除气塔1直径的0.25-0.7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3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基钻屑连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连型深井用隔热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