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乙炔副产炭黑泥的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322525.7 申请日: 2015-05-19
公开(公告)号: CN204714673U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李宗奎;李书营 申请(专利权)人: 李宗奎
主分类号: C02F11/00 分类号: C02F11/00;C02F11/12;C09C1/56;C09C1/58
代理公司: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代理人: 魏常巍
地址: 404300 重庆市忠县***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处理 乙炔 炭黑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炔副产炭黑泥的处理系统,属于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副产炭黑泥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中,天然气经过部分氧化反应生成含乙炔的裂化气,同时有副产物炭黑产生;该炭黑经过乙炔炉、洗涤塔、电除尘器等设备被喷淋水从裂化气中水洗分离,形成含有炭黑的炭黑废水。该炭黑废水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极大。目前,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公司、青海盐湖工业公司等国内采用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大型国企,均设有炭黑废水处理装置,经过该装置对炭黑废水的分离、沉降、浓缩、真空脱水等处理,分离杂质后的炭黑废水可做循环水使用,炭黑废水最后通过真空脱水处理,年可回收约10万吨含水85±5%的炭黑泥。由于炭黑泥含水量高,且含有机物复杂,如丁二炔、乙烯基乙炔、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芳族烃等有机聚合物,目前,国内这些企业没有对炭黑泥进一步的深化加工回收处理措施,均将其视为固体废弃物,采取垃圾填埋或焚烧的方法处置,这样既造成了填埋周边环境的地下水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的可再生资源。

几年前,四川维尼公司也曾尝试用650度的烟气直接干燥炭黑泥,回收利用其中的炭黑,但由于炭黑的正常燃点为330度,而炭黑泥中含有大量复杂的有机油污,这些有机物又极易着火燃烧,以致该炭黑泥的燃点仅为120度左右,而且直接接触法干燥炭黑泥并不能去除其中的有机油污,因此导致其无法稳定连续生产,用直接法干燥后得到最好的炭黑水份仍高达25%左右,而炭黑国标中对其水份要求是小于2.5%,并且用此方法回收炭黑的年产量还不足2000吨,所以,直接法干燥炭黑泥得到的炭黑既不符合炭黑国标对水份要求,也不能脱除炭黑中的有机油污,更不能满足橡胶、橡塑等市场客户的生产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的副产炭黑泥的处理系统,经该系统处理后的炭黑泥有效去除了其中的水分和有机油污,得到的再生炭黑品质高,可完全用作橡胶制品和橡塑制品等行业的生产原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处理乙炔副产炭黑泥的系统,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炭黑泥储料仓、一级干燥机、湿法造粒机和二级干燥机;一级干燥机进料端外安装夹套加热烘箱,二级干燥机机身外安装夹套加热烘箱;天然气燃烧炉的烟气出口分别与一级干燥机外烘箱进气口和二级干燥机外烘箱进气口连接,炭黑泥储料仓出料口连接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出料口与一级干燥机进料口连接,一级干燥机出料口连接湿法造粒机进料口,湿法造粒机出料口连接二级干燥机进料口,二级干燥机出料口连接夹套冷却器;湿法造粒机设置造粒助剂入口和除有机油污助剂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燃烧炉的烟气出口管上连接蒸汽管,通过蒸汽管内的蒸汽用量调节进入干燥机内的烟气温度,确保烟气中的较低氧浓度。

天然气燃烧炉出口的高温烟气加入蒸汽调节工艺手段,有比较特别的作用,主要是考虑该炭黑燃点低易燃烧的特点,要求烟气中的氧含量越低越好,因此天然气燃烧中空气过剩系数要求很小,只要保证天然气完全燃烧即可,但是天然气燃烧空气过剩量较少后,完全燃烧的烟气温度高达1800度,设备材料及炭黑均难以承受如此高温,所以必须对烟气进行降温,本发明没有选择过剩空气降温而是选择用蒸汽降温,其理由:一是控制烟气温度不超温,保证设备安全;二是改变烟气组分,确保烟气中氧含量小于2%,保证干燥机内炭黑不着火不燃烧。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干燥机和二级干燥机的烟气出气口通过排气风机进出口管道与脉冲袋滤器连接,脉冲袋滤器锥斗出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出料口连接湿法造粒机进料口,这样排气风机将干燥机内干燥炭黑泥后的烟气和水蒸气等气体输送入脉冲袋滤器,脉冲袋滤器将气体过滤后,洁净气体通过烟囱高空排放;过滤出的炭黑粉尘进入造粒机再造粒,这样,避免了干燥机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进一步利用了炭黑粉尘,节约资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奎,未经李宗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