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隔离的套管式射流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1789.0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9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王海渠;陈超;邹晨海;陆天桥;薛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F5/10 | 分类号: | F04F5/10;F04F5/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回水 吸入 隔离 套管 射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流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隔离的套管式射流泵装置。
背景技术
射流泵装置是由离心泵、射流泵及回水管路等组成,依靠离心泵出口的部分有压回水作为工作回水,经由回水管路,流入射流泵,并通过喷嘴喷出;工作回水将压力能转换为速度能,在喷嘴出口处产生真空,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较低水位的被吸入水吸上;普通离心泵的吸上高度不超过8m,而射流泵装置的吸上高度可达百米,且射流泵装置的加工、制作简单,工作可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水位较低的江河与水井抽水和深井石油开采等。
然而,传统的射流泵装置,结构形式如深井采油外流道正反循环自由起投式射流泵采油方法及装置(201010011438.1)、深井高吸程提水装置(90201514.1)、深井提水射流装置(90204075.8)等,采用的都是双管式的管路结构,工作回水和被吸入水直接在射流泵吸入室内直接混合,实现能量交换后经由喷嘴喷出;这样的结构增加了井径,提高了工程成本,非紧凑结构的双管式射流泵装置降低了整个射流泵装置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深井工作环境中也加大了这种结构的射流泵装置的安装难度,且由于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的直接混合,会产生剧烈地振动和噪声,导致工作回水的能量损失较多,降低射流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等。因此,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的射流泵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传统射流泵装置由于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井径增加,成本提高,安装困难,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振动和噪声剧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隔离的套管式结构的射流泵装置,此装置可以将工作回水和被吸入水在射流泵吸入室内隔开,避免了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的直接混合,且套管式结构也较双管式结构紧凑,以达到减小井径,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射流泵装置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工作回水的能量损失,提高射流泵的工作效率,减小射流泵装置的振动和噪声,美化工作环境等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射流泵装置结构设计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隔离的套管式射流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射流泵、进水管、回水管路、离心泵、出水管,所述射流泵与进水管嵌套在所述回水管路的内部;所述射流泵包括底阀、锥形导水管、橡胶密封环、吸入室、喷嘴、喉管、扩散管,所述底阀与所述锥形导水管连接,所述锥形导水管通过橡胶密封环与所述吸入室一端相连通,所述橡胶密封环直接固定卡死在回水管路中,所述吸入室另一端连接喉管,所述喉管连接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吸入室为双层圆柱结构,在其两侧中间高度的位置处开有回水孔,所述回水孔连通射流泵吸入室的内腔和回水管路,中间隔离层为被吸入水的吸水腔,用于将吸入水与工作回水隔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射流泵吸入室的内腔与喷嘴通过螺纹连接,可根据喉管截面面积与喷嘴出口截面面积的比值不同更换喷嘴,工作回水通过喷嘴从所述射流泵吸入室流入至所述喉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喉管、扩散管加工制造成一体式结构,喉管与射流泵吸入室采用法兰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射流泵吸入室的外层侧面和与之对应的上底面之间的过渡加工成曲面或进行30°倒角过渡,以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射流泵装置采用套管式的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减小了井径,也降低了在深井工作环境下的安装难度;(2)射流泵吸入室的双层结构避免了回流的工作回水与被吸入水在射流泵吸入室内的直接混合,降低了工作回水的能量损失,减小了整个射流泵装置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了射流泵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整个射流泵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美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流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射流泵吸入室截面示意图。
图3是射流泵吸入室工作回水和被吸入水的流动示意图
图示中,1. 底阀,2. 锥形导水管,3. 橡胶密封环,4. 射流泵吸入室,5. 喷嘴,6. 喉管,7. 扩散管,8. 进水管,9. 回水管,10. 离心泵,11. 出水管,12. 吸水腔,13. 回水孔,14. 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蒸汽喷射泵
- 下一篇:高入口压力段间增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