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拯救木塔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472.5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彧;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3/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拯救 木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物救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拯救木塔的系统。
背景技术
以山西应县千年木塔为例,它目前属于危险结构物,如何拯救这一古代建筑文化,目前尚无定论。一说落架再恢复,则恢复后的木塔从此变成了原木塔的复制品,其原有的建筑文化丧失殆尽;一说在现有状况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修复,但苦于没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即如何将1层~2层端正仅仅4层~6层塔身现有的“3歪”状态扶正?又如何将塔身现有的局部的已经失效的构件拆下而更换成新的构件?等等。就因为上述原因,这尊千年木结构艺术品仍然属于危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拯救木塔的系统,能够对现有的古塔实施分层加固、倾斜矫正等多种拯救措施,有利于文物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若干层多层空间钢架梁、若干根多层空间钢架外柱和若干根多层空间钢架内柱,位于塔顶部上方的多层空间钢架梁由多层空间钢架外柱支撑,位于塔每层的多层空间钢架梁由多层空间钢架外柱和塔内部设置的多层空间钢架内柱来支撑,每层多层空间钢架梁上吊有提升设备,在塔的每层底部安装有托梁,托梁连接提升设备,提升设备通过托梁对塔的每一层进行提升和位置矫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拯救对象塔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拯救木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拯救木塔的系统俯视图。
图中,1.多层空间钢架梁,2.多层空间钢架外柱,3.提升设备,4.托梁,5.塔,6.多层空间钢架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拯救木塔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若干层多层空间钢架梁1、若干根多层空间钢架外柱2和若干根多层空间钢架内柱6,位于塔5顶部上方的多层空间钢架梁1由多层空间钢架外柱2支撑,位于塔5每层的多层空间钢架梁1由多层空间钢架外柱2和塔5内部设置的多层空间钢架内柱6来支撑,每层多层空间钢架梁1上吊有提升设备3,在塔5的每层底部安装有托梁4,托梁4连接提升设备3,提升设备3通过托梁4对塔5的每一层进行提升和位置矫正。
本实用新型系统是在木塔不落架的前提下对木塔结构进行悬空纠倾加固的结构技术。其使用方法如下:
1)沿塔5的外围建造一栋多层的由多层空间钢架梁1和多层空间钢架外柱2组成的钢结构空间内外双层钢架,相当于把拯救对象塔5被穿插在钢结构空间内外双层钢架之中,整个拯救对象的自重由多层空间钢架外柱2和多层空间钢架内柱6共同承担;
2)在拯救对象塔5的上一层多层空间钢架梁1上安装提升设备3;
3)在拯救对象的下一层内外双层钢架梁底设置托梁4,与提升设备3连接;
4)按照设计提升重量和提升高度将塔5的对应层重量托换到上层的多层空间钢架梁1上,即对某层的结构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提升;
5)从上到下,依次按照设计要求分别重复第4)步,将结构分层悬挂;
6)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设计目的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优点还在于:1)在塔结构不落架的前提下拯救古建筑文化,2)将拯救对象5的重量逐层托换到钢结构空间内外双层钢架梁1上,对下层进行卸荷,3)有效地防止了拯救对象5整体倒塌的危险,4)能够保证拯救对象5的原貌。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阀
- 下一篇:具有摩擦负载表面的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