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第四象限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030.0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标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62 | 分类号: | H02M7/16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第四 象限 可控硅 整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第四象限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意。尽管从形式上可将双向可控硅看成两只普通可控硅的组合,但实际上它是由7只晶体管和多只电阻构成的功率集成器件。小功率双向可控硅一般采用塑料封装,有的还带散热板。大功率双向可控硅大多采用RD91型封装。从双向可控硅的结构看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除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
双向可控硅不管门极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只要所加的门极电压和门极驱动电流足够大,双向可控硅均会被触发导通。根据双向可控硅的主回路电压及门极电压的正负,可将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情况分为四种情况。用坐标系来表示则可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触发方式:工作电压为T2正T1负,触发电压为G正T1负。导通电流的方向是T2流向T1。我们称这种方式为第一象限的正向触发方式。
第二象限触发方式:工作电压为T2正T1负,触发电压为G负T1正。导通电流的方向是T2流向T1。我们称这种方式为第二象限的负向触发方式。
第三象限触发方式:工作电压为T1正T2负,触发电压为G负T1正。导通电流的方向是T1流向T2。我们称这种方式为第三象限的负向触发方式。
第四象限触发方式:工作电压为T1正T2负,触发电压为G正T1负。导通电流的方向是T1流向T2。我们称这种方式为第四象限的正向触发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发电机控制电路中,三相半控整流都是共阴极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共阴极的触发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需要一个比高压输出端(V+)还要高的电源(V+15)为触发电路供电。而且因为功率可控硅的阳极都是和外壳相连,这种连接方法共阴极的接法在可控硅与散热片连接时,需要采取绝缘措施,散热效果不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可控硅的散热效果且不需要高端电源,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第四象限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第四象限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稳压电路;
所述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双向可控硅Q4,所述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并联且它们的正极均与双向可控硅Q4的阳极A端相连;
所述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包括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和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所述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的阳极A端均与双向可控硅Q4的阴极K端相连且接地;所述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的控制极G端均分别与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的阴极K端分别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
所述稳压电路与双向可控硅Q4的控制极G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路还设有输入控制电源VCC端、接地端和高压输出端V+,所述高压输出端V+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的控制极G端与阴极K端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半控整流电路的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的阴极K端均还连接有交流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标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标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恒速控制电路
- 下一篇:利用点焊固定的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