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热能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9100.0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浩林 |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 地址: | 274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热能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热能棒,属于能量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还是用着最传统的模式提取能量(燃烧),如对煤,油,气,而这种提取能量 ( 燃烧 ) 的方式,就一定要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对大地或大气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就算是高科技的技术去处理那些污染,可还是无法弥补人类为了生产生活所需的能量给大地和大气造成的污染。 现有的能量棒在使用长时间以后,其被动齿轮和中轴由于旋转过多导致摩擦产热从而容易老化,使其不易再转动产生热量,大大缩减了其使用寿命。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易由于旋转时间过久导致老化的新式热能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式热能棒,包括棒状本体,棒状本体内部贴紧内壁设有摩擦块,摩擦块之间通过摩擦块插管连接,摩擦块插管中间设有中轴,中轴贯穿棒状本体内部并伸出棒状本体,中轴下端的棒状本体内部固定设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状本体上端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转轮A、转轮B、固定铁芯、可动铁芯和框架电磁铁。
其中:
所述的转轮B在转轮A上端,转轮B上端依次设有固定铁芯和可动铁芯。
所述的棒状本体口通过螺栓固定为一真空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工作原理实现的:框架电磁铁通电时,线圈电流可产生磁场,推动可动铁芯下行,直接带动伸缩机构,压迫中轴带动摩擦块与棒状本体内部摩擦产生热量,当线圈断电时,由于伸缩机构已定位,可使接触器保持闭合工作状态,如果需要断开接触器,只需再次对线圈通电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摆脱了以往齿轮旋转带动摩擦块摩擦产热易老化的弊端,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棒状本体;2、摩擦块;3、摩擦块插管;4、中轴;5、复位弹簧;6、转轮A;7、转轮B;8、固定铁芯;9、可动铁芯;10、框架电磁铁;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新式热能棒,包括棒状本体1,棒状本体1内部贴紧内壁设有摩擦块2,摩擦块2之间通过摩擦块插管3连接,摩擦块插管3中间设有中轴4,中轴4贯穿棒状本体1内部并伸出棒状本体1,中轴4下端的棒状本体1内部固定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的棒状本体1上端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转轮A6、转轮B7、固定铁芯8、可动铁芯9和框架电磁铁10,棒状本体1口通过螺栓11固定为一真空棒状结构。
框架电磁铁10通电时,线圈电流可产生磁场,推动可动铁芯9下行,直接带动伸缩机构,压迫中轴4带动摩擦块2与棒状本体1内部摩擦产生热量,当线圈断电时,由于伸缩机构已定位,可使其保持闭合工作状态,如果需要断开接触器,只需再次对线圈通电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浩林,未经范浩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9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联供与热泵余热利用耦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通道式空气集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