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7491.2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依男;林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楠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6/00 | 分类号: | E21B6/00;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钻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钻井装置主要有旋转式和重力式,旋转式是一边通过钻头旋转钻进,一边通过风或水将钻下的沙土吹出;重力式是一边通过重锤下砸,一边通过重锤内部的空心和底端的单向阀将沙土带出。这两种装置缺点是都需要排出沙土,施工复杂。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重锤下砸,将沙土挤入井壁的方法。但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重锤力,且后期的锤杆提升困难,且受岩层特性的制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砂土卵石层的钻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钻井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支撑有钻杆,所述钻杆的上端设有冲击装置,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钻杆的上部传动连接,所述钻杆的下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的下部为倒锥形,所述倒锥形的侧面设有凸棱。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井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由于钻杆的上端设有冲击装置和旋转马达,钻头下部的倒锥形的侧面设有凸棱,可以采用边下砸边旋转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凸棱与岩层的接触面积较小,大大降低了需要的锤击力,另一方面,边下砸边旋转的过程中,凸棱能将岩层挤碎而挤入井壁,既不需要很大的锤击力,又不必将沙土排出,且后期的钻杆提升方便,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砂土卵石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液压锤,2、旋转马达,3、支撑平台,4、连接节,5、钻杆,6、钻头,7、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钻井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支撑有钻杆,所述钻杆的上端设有冲击装置,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钻杆的上部传动连接,所述钻杆的下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的下部为倒锥形,所述倒锥形的侧面设有凸棱。
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节,所述钻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节连接,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节通过齿轮或链条或皮带连接。
所述倒锥形的侧面沿圆周均匀设有2至4条凸棱,所述凸棱沿所述倒锥形的侧面直线上升或螺旋上升。
所述凸棱的最大回转直径大于所述钻杆的外径。
所述冲击装置为液压锤,所述旋转马达为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井装置,由于钻杆的上端设有冲击装置和旋转马达,钻头下端的倒锥形的侧面设有凸棱,可以采用边下砸边旋转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凸棱与岩层的接触面积较小,大大降低了需要的锤击力,另一方面,边下砸边旋转的过程中,凸棱能将岩层挤碎而挤入井壁,既不需要很大的锤击力,又不必将沙土排出,且后期的钻杆提升方便,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砂土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井装置,并不是狭义的指取水用井,而是广义的指各种钻孔,如建筑基桩钻孔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楠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楠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钻杆水平定向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打炮眼的新型导轨式气动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