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FC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5944.8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章;何海生;宋文新;蒋兴;王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fc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锁,大多采用RFID智能锁,它是用含RFID芯片的卡片去开锁的,这样除了要生产读卡器电路结构外,还要生产专用卡片,从而造成RFID智能锁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人们外出时都要带上卡片,存在漏带卡片无法进门或遗失卡片的风险;再者,RFID智能锁的用电能耗比较大,需要经常更换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的NFC智能锁。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NFC智能锁,其包括有锁体,安装在锁体内并依次连接的开锁电机、MCU芯片和双界面NFC标签。
在对上述NFC智能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双界面NFC标签包括有供电电池、NFC芯片和并联在NFC芯片上的线圈;所述NFC芯片通过I2C、SPI或UART接口与供电电池和MCU芯片连接。
在对上述NFC智能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MCU芯片是STC15W4K61S4、Cortex-M0、Cortex-M3系列或ARM9系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1)、由于不用生产读卡器电路结构和专用卡片,而生产NFC标签的成本不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智能锁的生产成本;2)、由于手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样利用NFC手机就可以开锁,而不用再带卡片,也就不会发生因漏带、遗失卡片而无法开门的情况;3)、由于可在手机内设置密码,从而与NFC智能锁建立唯一对应关系,使开门更安全;4)、NFC标签的耗电量远比RFID智能锁的RFID芯片小,内置在标签内的电池至少可以用2-3年,这样就不用因频繁更换电池而烦恼,使到NFC智能锁的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界面NFC标签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NFC智能锁,包括有锁体1,安装在锁体1内并依次连接的开锁电机2、MCU芯片3和双界面NFC标签4,当安装了对应某一智能锁软件程序的NFC手机5靠近门锁时,手机向锁体中的NFC标签传送一串加密的数据,MCU芯片对这串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如符合即输出命令控制开锁电机2通电来开锁,如不符合即不输出命令开锁。
NFC智能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具体如下:
1、由于不用生产读卡器电路结构和专用卡片,而生产NFC标签的成本不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智能锁的生产成本;
2、由于手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样利用NFC手机就可以开锁,而不用再带卡片,也就不会发生因漏带、遗失卡片而无法开门的情况;
3、由于可在手机内设置密码,从而与NFC智能锁建立唯一对应关系,使开门更安全;
4、NFC标签的耗电量远比RFID智能锁的RFID芯片小,内置在标签内的电池至少可以用3-5年,这样就不用因频繁更换电池而烦恼,使到NFC智能锁的使用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双界面NFC标签4包括有供电电池、NFC芯片41和并联在NFC芯片41上的线圈42;所述NFC芯片41通过I2C、SPI或UART接口43与供电电池和MCU芯片连接。
所述的MCU芯片3可以使用8位、16位、32位的单片机,比如STC15W4K61S4、Cortex-M0、Cortex-M3系列或ARM9系列等。
本NFC智能锁可用在房门、保险柜、行李箱或珠宝盒等领域上,具有更高的防盗性能。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5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在页岩气开采过程进行组分监测的设备
- 下一篇:π近钻头伽玛测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