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988.6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邱国英;牛耀玮;尹丽华;郑军;王培卿;姜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4 | 分类号: | B26D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07102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专用 修边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太阳能双玻组件时使用的修边刀。
背景技术
双玻组件是光伏行业中的一种成品组件,其形状类似于夹胶双层玻璃产品,实际结构为电池片用胶粘夹在两层玻璃中间,所选用的胶为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双玻组件的厚度为双层玻璃以及夹胶层相加之和,其重量由其玻璃厚度和客户要求玻璃面积所决定,一般自身重量比较大。目前双玻组件层压完成后,需要进行修边处理,日常修边所用的工具为壁纸刀,刀片异常锋利,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员工割伤;而且修边时壁纸刀紧贴玻璃,十分容易造成刀片刃口崩口,所以必须频繁折断刀片以达到所需锋利度,这就要求所用刀片必须自带断痕以方便折断。但是由于修边要求力度大角度一旦掌握不好断痕处就会容易折断;而且在修边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的跑刀现象,跑刀可能造成玻璃划伤、损伤产品外观,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壁纸刀伤人的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对太阳能双玻组件进行修边的修边刀,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包括上下配装用于安装刀片的刀架和刀头,刀架的上方设置手柄,刀架与手柄之间以及刀架与刀头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刀架的前端与刀头的前端配装后形成安装刀片的刀槽,刀头内设置有用于将刀片顶紧在刀槽内的顶紧机构;所述刀头的下端面设置有卡装双玻组件并对刀片进行导向的导槽。
上述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所述刀头位于导槽两侧的本体上分别设置一安装顶紧机构的螺纹孔,顶紧机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螺纹孔中的顶丝、弹簧以及钢珠;刀槽中无刀片时,钢珠的顶端与刀槽的顶端面接触;刀槽中安装刀片后,钢珠将刀片顶紧在刀槽顶端面上。
上述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所述刀架前端面上对应刀头螺纹孔的位置分别设置一防止刀片滑落的挡板,挡板的底边位于刀槽下沿与导槽顶边沿之间;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刀架的前端面上。
上述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所述刀槽倾斜设置,刀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所述手柄倾斜设置,手柄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45°。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用于对太阳能双玻组件进行修边,能够避免修边过程中出现的啃边、衔接痕、修缺以及跑刀等现象。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手持刀片,而是将双玻组件卡装在刀头下方的导槽内,通过推动手柄即可使为刀头和刀架之间的刀片对双玻组件进行修边处理,能够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不会损伤产品外观,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刀头的侧视图。
其中:1. 手柄,2.刀架,3.刀头,31.导槽,32.顶紧机构,321.钢珠,322.弹簧,323.顶丝,4.刀槽,5.挡板,6.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双玻组件专用修边刀,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手柄1、刀架2、刀头3和刀片6;刀架2和刀头3上下配装,用于安装刀片6;手柄1设置在刀架2的上方,方便作业人员操作;刀架2与手柄1之间以及刀架2与刀头3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刀架2的前端与刀头3的前端配装后形成安装刀片6的刀槽4,如图2所示,刀头3的下端面设置有卡装双玻组件并对刀片进行导向的导槽31,如图1所示,导槽的设置,有效避免了跑刀现象的发生。刀头3内位于导槽31两侧的本体上分别设置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将刀片顶紧在刀槽内的顶紧机构32;顶紧机构32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螺纹孔中的顶丝323、弹簧322以及钢珠321,如图3所示。刀槽中无刀片时,钢珠的顶端与刀槽的顶端面接触;刀槽中安装刀片后,钢珠将刀片顶紧在刀槽顶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刀架2前端面上对应刀头螺纹孔的位置分别设置一防止刀片6滑落的挡板5,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刀架的前端面上;挡板的底边位于刀槽下沿与导槽顶边沿之间,既能够保证将刀片定位在刀槽内,又不会阻碍双玻组件在导槽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挡板可采用薄不锈钢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