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952.8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塑料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主要是利用塑料的可塑性,使塑料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塑化、压实、冷却定型等过程,最后成型。挤出成型主要通过模具在机头体内完成的,是利用压力、将经过热熔等处理过的塑料通过分料器挤入芯棒和口模间成型的,然而传统的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料道拐弯时常因为各处流速不等造成薄膜厚度不均匀。而且,现有的塑料挤出模具中的芯模加热时要依靠连接法兰外表面或外模表面的热量来加热,这种需要通过连接结构传导来加热的方法使得加热的时间过长,导致工作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对于越是大型的模具,芯模加热的时间越长,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料道拐弯处流速均匀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其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熔融料在流动过程中同步加热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包括模具体,连接于该模具体上端的口模座,和固定连接于该口模座上的口模,以及贯穿所述模具体并与该模具体固定连接的芯棒,其中所述芯棒外表面设置有平衡流道,所述平衡流道与所述芯棒和所述模具体组合形成的熔料流道间隙相连通,所述芯棒上端与一芯模固定套接,所述芯模与所述口模相对应并形成有一与所述熔料流道间隙相连通的圆周间隙,所述模具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颈,该连接颈内设有与所述熔料流道间隙以及所述平衡流道相连通的进料管道,所述模具体底部还连接有一进气管。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其中所述平衡流道外表面连接有一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内绝缘层,厚膜电路层,外绝缘层。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其中所述平衡流道槽宽与所述进料管道口直径相等,其深度为所述熔料流道间隙的1~1.5倍。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其中所述口模的出口附近的圆周间隙处设置有环形缓冲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中芯棒外表面设置有平衡流道,平衡流道与芯棒和模具体组合形成的熔料流道间隙相连通,挤出机把塑化均匀的熔融料通过进料管道挤入模具体与芯棒组合形成的熔料流道间隙内,在螺杆的推动挤压下,熔融料沿芯棒平衡流道向上流动,形成圆管状沿芯棒向上流入熔料流道间隙内。充满熔料流道间隙后,沿熔料流道间隙的圆周向上流,被后续熔融料的压力推动,同时被等压、等流量和等速度挤出口模,成型吹塑模管坯。此时,由模具体底部进气管吹人的压缩空气,把膜管吹胀,形成更薄的筒状膜泡,经冷却定形,成为吹塑薄膜制品。
另外,平衡流道外表面连接有一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内绝缘层,厚膜电路层,外绝缘层,熔融料在流动过程中的同时保持加热状态,其大大的缩短了整个模具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平衡流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包括模具体1,连接于该模具体1上端的口模座2,和固定连接于该口模座2上的口模3,以及贯穿所述模具体1并与该模具体1固定连接的芯棒4,其中所述芯棒4外表面设置有平衡流道6,所述平衡流道6与所述芯棒4和所述模具体1组合形成的熔料流道间隙7相连通,所述芯棒4上端与一芯模5固定套接,所述芯模5与所述口模3相对应并形成有一与所述熔料流道间隙7相连通的圆周间隙8,所述模具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颈9,该连接颈9内设有与所述熔料流道间隙7以及所述平衡流道6相连通的进料管道10,所述模具体1底部还连接有一进气管12。
其中,平衡流道6外表面连接有一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内绝缘层,厚膜电路层,外绝缘层,述衡流道6槽宽与所述进料管道10口直径相等,其深度为所述熔料流道间隙7的1~1.5倍。
口模3的出口附近的圆周间隙8处设置有环形缓冲凹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