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制钢管过程中的顶杆外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061.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田学峰;杨祖威;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4 | 分类号: | B21B2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6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钢管 过程 中的 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制钢管过程中的顶杆外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斜拉轧管是生产大口径无缝钢管的常用工艺,大口径斜轧管顶头与顶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大口径斜轧钢管的轧制时间较长,顶头和顶杆表面易融化起皱,严重影响轧出钢管的内表面质量和尺寸,为了降低顶头和顶杆热负荷,延长顶头和顶杆使用寿命,一般利用轧制间隙对顶头和顶杆进行内冷水冷却。在未安装顶杆外水冷装置之前,轧制18mm 壁厚,9米以上毛管,由于内水冷装置冷却效果有限,穿孔完成后,顶杆头部4米范围内一般在125℃左右。在高温时顶杆的弹塑性较大,导致在轧制的过程中剧烈摇晃、摆动,影响了管外定心辊,导致毛管壁厚偏心1.5~2.0mm,并时有顶杆在中间部位断裂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整机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消除轧制钢管的过程中导致毛管壁厚偏心和顶杆中间部位断裂现象的现象,提供一种轧制钢管过程中的顶杆外水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轧制钢管过程中的顶杆外水冷装置,在顶杆外止推小车滑道处设置外水冷装置,所述外水冷装置包括与顶杆平行的外水管,外水管上设置有喷嘴,外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外水管的支撑杆。
所述喷嘴与喷嘴之间的距离为300mm。
所述外水管上设置的喷嘴的高度与顶杆的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在顶杆外止推小车滑道处设置外水冷装置,增加三排喷嘴,加速顶杆冷却,顶杆轧制时温度明显降低,由原来的约125℃降低至目前的60~70℃,满足生产需求,轧制长料时不再剧烈晃动;毛管壁厚极差大幅降低。未加顶杆外水冷装置时,毛管壁厚极差一般在1.5~2.0mm之间;增加外水冷装置后,毛管壁厚极差稳定性提高;机外定心更换频次减少,一周更换2-3架,现一周1-2架,且有时不需更换,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顶杆和顶头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轧制钢管过程中的顶杆外水冷装置,在顶杆外止推小车滑道处设置外水冷装置,它包括与顶杆平行的外水管1,外水管上设置有喷嘴2,喷嘴与喷嘴之间的距离最好设置为300mm,喷嘴的高度与顶杆的高度一致。外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地平面上的支撑外水管的支撑杆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内水冷是在顶杆的内部设置内水管7,内水管上设置水口6,顶头5与顶杆4连接,顶杆在止推小车3的推动下左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的同时接受内水冷和外水冷装置的水管的喷淋,从而加速顶杆冷却,实现顶杆的双重冷却。顶杆的强度得到加强,轧制长料时不再剧烈晃动,毛管壁厚极差大幅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