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退线冷却段的辊系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6964.9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川;曹义;刘志;叶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8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退线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退线冷却段的辊系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4AP机组的冷却段是专门提供所需速率下逐渐冷却带钢,避免碳化物沉积析出并且生产出平整的带钢而设计的;主要包括气垫段和空冷段两部分,气垫段共包括四个冷却区,每个区的长度为6.7M,喷嘴系统的宽度为1.5M;带钢在气垫段内部通过一个气垫喷嘴系统非接触支撑运行。空冷段包括两个冷却区,其总长度为22M,宽度为2M;上下冷却护管的间距约为250mm,中间有多根支撑辊使得带钢通过冷却段时得到支撑和减少其垂度。
4AP机组以生产薄料为主,带钢自重轻,工艺速度快,退火炉前后的320纠偏辊(5#纠偏辊)及501纠偏辊(6#纠偏辊)距离很远,影响特殊情况下的纠偏效果,由于实际生产当中上下风门、相邻风门间存在压力差,容易导致带钢在冷却段产生抖动;或者由于支撑纤维辊安装位置偏差、来料板型异常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带钢在冷却段跑偏,气垫段内带钢就会跑出一侧风箱,由于抖动或带钢本身的下垂度致使下表面接触风箱而出现连断续划伤;另因为空冷段出口侧紧邻501纠偏辊(最大纠偏量200mm),此纠偏辊在纠正带钢炉子出口的位置偏移过程中就会导致空冷段内的带钢发生倾斜运行,空冷段出口支撑胶辊距离4#钢辊位置最近(3m),在该区间内受张力以及支撑点的作用会使带钢倾斜程度受控,3#至4#钢辊间的距离最远(7m),此区间内带钢受501纠偏的影响最大,带钢容易出现单侧塌边,倾斜运行,因原各支撑辊的高度受限,当带钢倾斜量大时,支撑辊只能点接触或局部接触带钢,不能达到全面支撑的效果,由于空冷段内上下护管之间的间距只有250mm,带钢两侧就会接触冷却护管而产生划伤;出现上述情况后机组只能采取降低工艺速度及调整工艺参数的方法来减少缺陷米数及程度,效果不是明显,且严重制约着机组的有效产能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连退线冷却段的辊系结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划伤缺陷的产生,提升机组的有效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连退线冷却段的辊系结构,包括气垫段和空冷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段的下风箱两侧增设托辊,托辊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托辊并使托辊呈倾斜设置的高度调节装置,在空冷段的支撑钢辊中间增设两根用来提高支撑钢辊与带钢的接触面积、减小其运行倾斜量的支撑辊,并在支撑辊的两侧设有对该两根支承辊进行高度定位的涡轮蜗杆调节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托辊选用石墨芯轴和硬度高且耐高温的钢制表面,在气垫段每间隔2~3个风箱设置一组托辊。
作为改进,所述托辊靠近风箱的一侧不得高于下风箱的边部,托辊的另一侧高出下风箱。
作为改进,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桩块和螺纹帽,托辊的两端通过螺纹销插置在固定桩块上,螺纹帽为二个,分别套设在螺纹销上位于固定桩块的上下两侧,调节时,通过旋转螺纹帽,实现托辊的倾斜角度调节。
再改进,所述空冷段上设有四根支承钢辊,支承辊设置在第三和第四二个支撑钢辊中间。
再改进,所述支承辊选用钢质表面,支承辊通过外置轴承的模式安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蜗杆调节装置包括涡轮蜗杆,涡轮蜗杆设置在支承辊的外置轴承座的下方,涡轮和蜗杆啮合传动,涡轮蜗杆的侧部设有用于驱动涡轮蜗杆传动的控制手轮。
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辊为Φ55~65mm,所述支承辊为Φ170~19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气垫段的风箱两侧增设托辊,并设置高度调节装置使托辊保持倾斜,确保带钢在该区域受倾斜托辊的支撑力影响,通过高度调节装置现场进行角度调节,来控制划伤缺陷的发生;空冷段增设支承辊,并设置涡轮蜗杆装置将支撑辊调整至目标高度,保证带钢在有限区间内与各个支撑辊全面接触,提高带钢在该区域运行的高度及水平度;同时将支承辊采用外置轴承,方便进行周期性点检及维护,确保轴承运转正常。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有效解决了需要通过大幅度降低工艺速度,才能控制带钢在冷却段内跑偏产生划伤缺陷的问题,使用效果好,防止划伤缺陷产生,大大提升了机组的有效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垫段增设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冷段增设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6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负载石棉纤维的滤膜
- 下一篇:一种三角波传导按摩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