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6549.3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航;李彦良;李秀格;李娜;杨树平;洪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9/00 | 分类号: | F24B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杨钦祥 |
地址: | 051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聚能环 增温 装置 多重 燃烧 民用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炉,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背景技术
广大北方农村家庭冬季取暖大部分都在使用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即应寻求一种安全节煤、无污染、热效率高、家庭使用便捷的炉具,来满足目前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市场需求。
根据 GB16154-2005 即《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基准,集直烧、返烧、气化燃烧为一体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是在传统的直烧民用采暖炉、返烧民用采暖炉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技术的优化。
在申请号为201220332718.7的带有高耐火筒状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其包括第一炉口上端的第二炉口以及嵌置于第一炉口内的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所述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由内筒及外筒组成,所述内筒上圆周均匀设置有气孔,所述外筒圆周设置有 4 个进风口,所述外筒上端设置有密封盖。该实用新型将“反烧”特点进一步优化,相比传统“直烧炉”“反烧炉”在技术、结构、应用上迈出了一大步。该实用新型虽公开了其结构特点,但并未给出高耐火筒状增温装置的具体尺寸,在实际使用中聚热和充分燃烧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热效果好并且烧烟烧焦油效果好的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其包括炉体、膨胀水箱、设置于炉体内的炉篦、设置在炉体上部的第一炉口、设置在第一炉口下方的第二炉口、嵌置于第二炉口内的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固定设置于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下端的聚能环增温装置、设置于炉体内的内风道系统,在所述炉体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加煤口、前风门以及清渣门,所述炉篦设置于聚能环增温装置下方,且炉篦与所述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底部之间的距离a为10-35cm。
所述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由内筒及外筒组成,所述内筒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气孔。
所述气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气孔的分布密度大于下部分气孔的分布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燃烧室内的燃料气化充足,气化使用率高,封闭的燃烧室将气化的高温气体排到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处,并在此处燃烧,热量大部分被四周的吸热水套内的水吸走,减少热量浪费,从而大大提高了热效率;集直烧、反烧、气化燃烧为一体,合理应用空气对流,利用冷、热气体的对流原理,对构造上进行实用新型创新,引导冷空气加热为高温气体,再与可燃气体接触,冷、热气体的密度不同,热气体向上飘,冷气体向下飘,因此在炉体内部形成了空气对流,从而加快了空气中携带的氧气助燃效果;炉篦与所述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底部之间的距离a为10-35cm,燃烧时黑烟少,聚热效果好,烧烟烧焦油效果好,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燃烧筒进风口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汇集风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壁风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炉体、2-膨胀水箱、3-加煤口、4-前风门、5-清渣门、6-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7-聚能环增温装置、8-内筒、9-外筒、10-进风口、11-密封盖、12-炉膛进风口12、13-燃烧筒进风口、14-空档槽、15-炉底风道、16-炉壁风道、17-汇集风道、23-气孔、24-第二炉口、25-第一炉口、27-炉篦、a-炉篦与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聚能环增温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炉体1、膨胀水箱2、设置于炉体1内的炉篦27、设置在炉体1上部的第一炉口25、设置在第一炉口25下方的第二炉口24、嵌置于第二炉口24内的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6、固定设置于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6下端的聚能环增温装置7、设置于炉体1内的内风道系统;在所述炉体1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加煤口3、前风门4以及清渣门5,所述炉篦27设置于聚能环增温装置7下方,且炉篦27与所述聚能环增温装置7的底部之间的距离a为10-35cm。
所述多孔式筒状内夹层助燃装置6由内筒8及外筒9组成,所述内筒8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气孔23,外筒9上端设置有密封盖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6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自动化装配的灶具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