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640.1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忠;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6 | 分类号: | F24D19/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防护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以及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冬季取暖不再依赖于空调,散热器等取暖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目前,业界较为常见的散热器主要由多个散热单元、热介质引入管和两端的防护罩构成,而防护罩通常采用易于导热的金属板材制作,其强度较低,受到撞击容易变形;同时,为了防止尘埃进入散热器单元内,通常在防护罩上增设有防护盖。已有技术中,防护盖与防护罩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嵌入式连接结构,其通过盖的四周边沿与罩的内腔壁的嵌配而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容易使防护盖从防护罩上脱落遗失,不仅降低防尘效果,而且会影响散热器整体的观瞻性;另一种是将防护罩与防护盖一体制作,尽管可以避免前者防护盖易脱落的不足,但是不利于散热器的拆装维修,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检修难度,增加了散热器的使用成本。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散热器防护罩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好并且易于检修的散热器防护罩,其具有加强筋而不易损坏,罩盖与罩壳连接牢靠而不易脱落,拆卸方便而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且防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散热器防护罩,包括一防护罩壳和一防护罩盖,所述的防护罩盖用于与所述的防护罩壳盖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壳由一前罩板、一后罩板和一对连接板组成,前罩板与后罩板彼此面对面设置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板连接固定,防护罩壳的中间为中空的型腔构成有热介质引入管让位腔,一对连接板上对称地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的热介质引入管让位腔相通的热介质引入管让位槽,所述的前罩板在朝向后罩板的一侧构成有凸起于前罩板表面的一对第一加强筋,一对第一加强筋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且均自前罩板高度方向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在一对第一加强筋上分别对称地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的后罩板在朝向前罩板的一侧构成有凸起于后罩板表面的一对第二加强筋,一对第二加强筋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且均自后罩板高度方向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在一对第二加强筋上分别对称地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嵌槽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罩盖在朝向前罩板的一边下方延伸出有一对第一嵌脚,一对第一嵌脚之间的距离与一对第一加强筋之间的距离相吻合,并且使一对第一嵌脚底部的弯钩与一对第一嵌槽勾配;所述的防护罩盖在朝向后罩板的一边下方延伸出有一对第二嵌脚,一对第二嵌脚之间的距离与一对第二加强筋之间的距离相吻合,并且使一对第二嵌脚底部的弯钩与一对第二嵌槽勾配,从而实现防护罩盖与防护罩壳的插接式嵌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罩盖在四周边沿向下延设有用于与防护罩壳的内壁相贴合的凸缘,并且凸缘在与一对第一嵌脚和一对第二嵌脚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豁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罩盖为镂空状的构造,其上表面间布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介质引入管让位槽的槽形为开口向下的拱门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罩壳为一中空的长方体不锈钢构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在防护罩壳上设置了加强筋,不仅增加了强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之二,由于防护罩壳和防护罩盖通过嵌脚与嵌槽的插接式配合,连接牢固度强,防护罩盖不会轻易脱落,防尘效果佳,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之三,罩壳与罩盖之间拆卸方便,便于维护;之四,结构简单而易于生产,能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 防护罩壳、11.前罩板、12.后罩板、13.连接板、131. 热介质引入管让位槽、14.第一加强筋、141.第一嵌槽、15.第二加强筋、151.第二嵌槽、16.热介质引入管让位腔;2. 防护罩盖、21.第一嵌脚、22.第二嵌脚、23.凸缘、231.豁口、24.通孔;3.散热单元;4.热介质引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