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炉熔炼用铸铁浇注残液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631.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顾浩东;李力;杨建宁;周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多棱多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熔炼 铸铁 浇注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炉熔炼用铸铁浇注残液收集器,属于铸铁浇注装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铸造浇注后金属残液的收集往往采用的是小型铁锭模,残液浇注到铁锭模凝固后每块的重量大概是5公斤左右,然后将其取出按材质牌号分类整理后运送到回炉料仓,再次配料投炉使用。
采用电炉熔炼后,特别是大型铸造车间,浇注后金属残液相对较多。如果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收集,不仅工作量较大、繁琐,而且浇注残液时由于铁锭模相对较小,铁液易飞溅,非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高效、简便、安全且适合于电炉熔炼用的铸铁浇注残液收集器,解决传统收集方法工作量较大、繁琐,而且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炉熔炼用铸铁浇注残液收集器,包括一个渐扩状的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部封闭端内径为收集桶顶部开口端内径的70%-90%;在所述收集桶内设置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若干相对收集桶轴线环形阵列设置的分离板,所述分离板边缘抵压在收集桶的内部侧壁上,在所述分离板的底部设置有混流口,所述混流口的面积为分离板面积的十分一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分离板表面冲压加工有若干凸起条,所述凸起条的轴线与收集桶的轴线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分离板交叉轴线上的脱模杆,在所述脱模杆上设置有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收集桶的外壁自上而下设置有两组吊轴,每组吊轴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外壁上的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与收集桶轴线垂直的连接杆,在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限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连接杆与收集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收集桶的壁厚为收集桶内径的五分之一到九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收集桶采用高强度孕育铸铁HT300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残液收集器相比于传统的残液收集器,本残液收集器的内腔采用倒锥型,形成较大的拔模斜度,便于残液凝固后,吊取方便;同时分离板可以在保证收集器收集较大容量残液的同时,冷却后可以将残夜的残铁块分离成若干便于运输和熔化的小块,提高再回炉生产的简易度。
2、凸起条可以保证分离板和残铁块之间良好的结合力,保证在拔出分离器的同时,残铁块也可以一同被拔出,分离后通过敲击,使得凸起条发生微量的弹性变形,就可以方便的将固化后的残液与分离板间进行分离。
3、脱模杆可以提高整个分离器的强度,防止分离板的结合位之间发生裂缝,吊环可以提高残铁块拔出时的便利度。
4、双吊轴结构相比于单吊轴结构更加平稳安全,使得残液收集器在吊装的同时不容易发生摆动。
5、吊耳为可拆式结构,在吊耳变形后,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6、HT300材质,提高了收集器的抗氧化性、抗生长性及强度。
7、本残液收集桶的壁厚,在降低吊装重量的同时,保证了收集桶的强度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收集桶1、分离板2、脱模杆3、凸起条4、定位孔5、限位片6、连接杆7、混流口8、固定卡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多棱多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多棱多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包推车
- 下一篇:一种立式半连续铸造薄壁空心铸管用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