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人便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1047.1 | 申请日: | 2015-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莉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五***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人 便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盲人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盲人便签。
背景技术
盲人无法用视觉感知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感知事物,因此会遇到很多不便,比如药物之类的物品,盲人无法通过视觉获得和药品相关的信息,就需要通过标注盲文标签进行标记,以便盲人获得与药物相关的信息。
通常采用的立体标签器以及外文盲文标签器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便携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盲人便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盲人便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一和胶带二,所述的胶带一的一面和胶带二的一面为黏贴面,胶带二的另一面为光滑面,还包括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上也设有黏贴面,所述的胶带一通过黏贴面与胶带二的光滑面黏贴,所述的胶带一上设有若干孔洞,所述的凸点设在孔洞内,所述的孔洞内设有环形导向面一,所述的凸点上设有环形导向面二,且所述的凸点通过导向面二与导向面一配合置于所述的孔洞内,且能通过挤压凸点使凸点经导向面一导向脱离导向面一,并使凸点的黏贴面与胶带二黏贴。
本便签正常状态和胶带一样卷绕在固定圈上,使用时,将胶带一和胶带二一同撕下,通过胶带二的黏贴面粘贴到需要标示的物品上,挤压凸点形成需要的盲文,之后将胶带一撕下即可,由于凸点挤压后与胶带二黏贴,因此凸点固定在胶带二上形成需要的盲文标识。
在上述的一种盲人便签中,所述的孔洞远离胶带二的一端设有环形挡沿,且所述的凸点通过所述的挡沿卡在导向面一内。
因此撕下胶带一和胶带二时,防止胶带二的黏贴面带走下一层的凸点。
在上述的一种盲人便签中,所述的胶带一和胶带二相同位置设有呈V形的缺口,且缺口对应位置设有条形折痕。
设置缺口和折痕易于撕下本便签。
在上述的一种盲人便签中,凸点表面呈圆球形结构,且凸点为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便签正常状态和胶带一样卷绕在固定圈上,使用时,将胶带一和胶带二一同撕下,通过胶带二的黏贴面粘贴到需要标示的物品上,挤压凸点形成需要的盲文,之后将胶带一撕下即可,由于凸点挤压后与胶带二黏贴,因此凸点固定在胶带二上形成需要的盲文标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便签主视图。
图2-4是本便签三种状态参考图。
图中,
1、胶带一;11、孔洞;12、导向面一;13、挡沿;14、缺口;15、折痕;
2、胶带二;
3、凸点;31、导向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盲人便签,包括胶带一1和胶带二2,胶带一1的一面和胶带二2的一面为黏贴面,胶带二2的另一面为光滑面,还包括若干凸点3,凸点3上也设有黏贴面,胶带一1通过黏贴面与胶带二2的光滑面黏贴,胶带一1上设有若干孔洞11,凸点3设在孔洞11内,孔洞11内设有环形导向面一12,凸点3上设有环形导向面二31,且凸点3通过导向面二31与导向面一12配合置于孔洞11内,且能通过挤压凸点3使凸点3经导向面一12导向脱离导向面一12,并使凸点3的黏贴面与胶带二2黏贴。
进一步的,孔洞11远离胶带二2的一端设有环形挡沿13,且凸点3通过挡沿13卡在导向面一12内。胶带一1和胶带二2相同位置设有呈V形的缺口14,且缺口14对应位置设有条形折痕15。凸点3表面呈圆球形结构,且凸点3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便签正常状态和胶带一样卷绕在固定圈上,使用时,将胶带一1和胶带二2一同撕下,通过胶带二2的黏贴面粘贴到需要标示的物品上,挤压凸点3形成需要的盲文,之后将胶带一1撕下即可,由于凸点3挤压后与胶带二2黏贴,因此凸点3固定在胶带二2上形成需要的盲文标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胶带一1、孔洞11、导向面一12、挡沿13、缺口14、折痕15、胶带二2、凸点3、导向面二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莉,未经吴振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1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