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水虹吸管无电节能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9864.8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周建芬;钟笠;舒海港;李雯婷;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水 虹吸管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虹吸管无电节能补水装置。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虹吸管是一种压力输水管道,一般顶部弯曲且其高程高于上游供水水面,由于虹吸管内的真空,在上游水面的大气压强和虹吸管内压强之间产生压差,利用虹吸原理使水流通过虹吸管最高处引向低处,以便于汛期泄洪以及放空水库对工程进行安全检修。虹吸管的优点在于能跨越高地,减少挖方,避免坝下涵管形成的渗漏隐患。
现有技术中在虹吸管长时间停止运行后,漏气造成管内不能保持真空状态,给再次使用虹吸管造成困难。目前通常通过使用真空泵抽气来解决这个问题,成本高,且必须要使用220V的市电,导致虹吸管的使用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便捷的引水虹吸管无电节能高效补水装置,以解决虹吸管长时间停止运行后由于管道进气造成无法正常引水的问题,确保虹吸管在任何时段都能正常运行,提高虹吸管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水虹吸管无电节能补水装置,包括水库坝体和虹吸管,其中坝体迎水面下部设有进水池,背水面下部设置蓄水池,虹吸管进水口置于进水池内,虹吸管排水口置于蓄水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的排水口端设置排水控制阀;所述虹吸管的高度最高段上方设有集水箱,集水箱经充水控制阀和充水管连通下方的虹吸管,所述集水箱经手压泵连接补水管,补水管进水口位于进水池上方。
所述充水管两侧的虹吸管均从充水管处开始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布置。
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口为朝下的喇叭状结构,虹吸管的进水口内设置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经济高效节能的手压泵为设置的集水箱补水,再通过集水箱为虹吸管快速灌水排气,确保虹吸管全断面满水,解决虹吸管运行过程中由于漏气导致无法输水的问题,确保虹吸管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水库坝体1上设有虹吸管4,用于坝体引水。坝体1迎水面下部设有进水池2,背水面下部设置蓄水池3,虹吸管4进水口向下、置于进水池2内,虹吸管排水口向下、置于蓄水池3内,且进水口为喇叭状结构,虹吸管4的进水口内设置滤网。在虹吸管4高度最高段的上方设置集水箱6,集水箱6通过充水控制阀7和充水管8连通下方的虹吸管4。本例中集水箱6经手压泵9连接补水管10,补水管进水口位于进水池2上方。
如图2所示,本例中充水管8两侧的虹吸管4均从充水管8处开始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布置,保证虹吸管内的空气从顶部被完全排挤出,这样在虹吸管4运行前可以保持管内一直处于充满水的状态,达到虹吸管4运行条件。
本例中手压泵9可用手动控制在需要时进行抽水,水经过补水管10至虹吸管4顶部的集水箱6中,随时保持集水箱6水量充足。
当虹吸管4正常运行时,虹吸管4排水口的排水控制阀5打开时,集水箱6与虹吸管4间的充水控制阀7关闭;当虹吸管4停止工作,排水控制阀5关闭,打开集水箱6与虹吸管4间的充水控制阀7,这样通过水体注入虹吸管4保持管内处于满水真空状态。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9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阶梯型变截面旋扩灌注桩
- 下一篇:一种大湖养殖的湖汊茭草治理的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