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水用聚乙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9060.8 | 申请日: | 2015-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建清 |
主分类号: | F16L47/08 | 分类号: | F16L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 聚乙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用聚乙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给水用聚乙烯管的接头体部位一般采用螺纹配合,密封性能比较差,接头体部位会出现漏水现象,同时相互配合的接头体之间有可能会形成直线型的高低面,将造成水流紊乱,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给水用聚乙烯管,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同时水流较为平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给水用聚乙烯管,包括互相配合连接的第一接头体和第二接头体,所述第一接头体前端设有缩径管,第一接头体前端内壁和缩径管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流半台,所述第一缓流半台的外壁为圆弧状,第一接头体与缩径管交界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端缘,所述端缘包括抵接部和压接部,所述缩径管外壁中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内侧设有密封圈,凸缘外侧和抵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垫和卡簧,所述卡簧位于凸缘外侧和密封垫之间,所述第二接头体前端设有扩径管,所述扩径管内壁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两侧分别形成大径管和小径管,台阶面抵接在凸缘内侧,所述小径管的内径与缩径管的外径相配,所述大径管内壁设有凹槽,大径管端部抵住抵接部,大径管的内径与凸缘和密封垫的外径相配,大径管的外径与压接部的内径相配,所述卡簧卡入凹槽内,所述第二接头体前端内壁上设有第二缓流半台,所述第二缓流半台的外壁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缓流半台和第二缓流半台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缓流台。
所述缩径管的直径从第一接头体前端起逐渐缩小。
所述扩径管的直径从第二接头体前端起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同时水流较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第一接头体1、缩径管11、端缘12、凸缘13、抵接部14、压接部15、第一缓流半台16、第二接头体2、扩径管21、大径管22、小径管23、凹槽24、台阶面25、第二缓流半台26、密封圈3、卡簧4、密封垫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给水用聚乙烯管,包括互相配合连接的第一接头体1和第二接头体2,所述第一接头体1前端设有缩径管11,第一接头体1前端内壁和缩径管11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流半台16,所述第一缓流半台16的外壁为圆弧状,第一接头体1与缩径管11交界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端缘12,所述端缘12包括抵接部14和压接部15,所述缩径管11外壁中部设有凸缘13,所述凸缘13内侧设有密封圈3,该密封圈3形成第一道密封,凸缘13外侧和抵接部14之间设有密封垫5和卡簧4,该密封垫5形成第二道密封,所述卡簧4位于凸缘13外侧和密封垫5之间,所述第二接头体2前端设有扩径管21,所述扩径管21内壁设有台阶面25,所述台阶面25两侧分别形成大径管22和小径管23,台阶面25抵接在凸缘13内侧,所述小径管23的内径与缩径管11的外径相配,所述大径管22内壁设有凹槽24,大径管22端部抵住抵接部14,大径管22的内径与凸缘13和密封垫5的外径相配,大径管22的外径与压接部15的内径相配,所述卡簧4卡入凹槽24内,所述第二接头体2前端内壁上设有第二缓流半台26,所述第二缓流半台26的外壁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缓流半台16和第二缓流半台26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缓流台。
所述缩径管11的直径从第一接头体1前端起逐渐缩小。
所述扩径管21的直径从第二接头体2前端起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只需将第二接头体2的扩径管21插入第一接头体1的缩径管11内,卡簧4在大径管22的内壁压迫下收缩,直至大径管22端部抵住抵接部14,此时台阶面25抵接在凸缘13内侧的密封圈3上,而卡簧4则恢复弹性变形落入大径管22的凹槽24内,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漏气现象同时安装较为方便,同时第一缓流半台16的端面和第二缓流半台26的端面互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缓流台,将大大降低水流紊乱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建清,未经丁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9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对接式塑料法兰接头
- 下一篇:一种医用气体终端密封插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