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3822.3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5/10 | 分类号: | A47C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指一种折叠椅架。
背景技术
折叠椅由于具有轻便、可折叠的特点,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家庭等场所。常见的折叠折叠椅包括有椅架、椅座及椅背,其可进行整体收折。
如公告号为CN 204032810U的一种折叠椅,见图1所示,椅架包括有支脚架及连接其上的座杆和靠背杆,支脚架包括位于侧面的侧支架及位于前后立面的交叉支杆组,侧支架包括一向后斜立支撑的前支脚11’及一交叉支撑在前支脚上部的后支脚12’;靠背杆2’枢接在后支脚12’上,座杆3’与前支脚11’枢接后其后端再与靠背杆2’的下端枢接在后支脚12’上,两后支脚12’之间两呈交叉的支杆51’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后支脚上,上端则连接在靠背杆2’上;前立面中,两侧分别设有立杆6’,立杆6’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前支脚11’上,座杆3’连接至立杆6’,两呈交叉的支杆5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前支脚11’下方,上端分别连接在立杆6’上且位于座杆下方。椅架中还设置有扶手杆7’位于座杆3’上方。为满足椅架中杆件的连接及实现一体收折,在后支脚12’上设有连接件41’连接靠背杆,而在后支脚12’的上端枢接有连接条13’连接前支脚11’和后支脚12’,在靠背杆2’上设有一可向上滑动的连接件42’,前支脚11’及支杆51’的上端枢接在连接件42上。当椅架在收折时,前后立面中交叉的支杆51’、52’收靠,前支脚11’在连接件42’向下滑动作用下向上收,座杆3’及扶手杆7’也向上收,最后实现整体收靠。
对于上述折叠椅结构,折叠椅中的支脚架及连接其上的座杆和靠背杆,各杆件之间在相互配合连接结构上较为繁琐,结构较复杂,且收折上也较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架,椅架结构简单,收折展开顺畅,使用方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椅架,包括有支脚架及连接其上的座杆和扶手杆,支脚架包括位于两侧面的侧支架及位于前后立面的交叉支杆组,侧支架包括一向后斜立支撑的前支脚及一交叉支撑在前支脚后方的后支脚,前支脚的上方向上延伸形成靠背杆;展开呈水平的座杆的后端与前支脚及后支脚枢接;后立面中,两呈交叉的支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后支脚上,上端则枢接在靠背上;前立面中,两呈交叉的支杆下端分别枢接在前支脚下方,上端枢接至座杆上;在前立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立杆,立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前支脚上,座杆枢接至立杆上,且在立杆的上端枢接有扶手杆,该扶手杆的后端穿过一设置在靠背杆上的滑套中。
进一步,后支脚上端的两侧各设置一连接片,该连接片枢接在后支脚后向前延伸形成用以枢接座杆的延伸片。
进一步,延伸片位于前支脚外侧面且从前支脚后侧向前延伸后枢接座杆,延伸片与展开的座杆呈平行。
进一步,立杆的下端通过一滑块活动连接在前支脚上,前立面中交叉的支杆下方枢接在一位于前支脚下方的枢接片上,该滑块位于该枢接片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架,前支脚与后支脚之间活动连接,前支脚同时作为靠背杆,前支脚、后支脚与位于后立面中的交叉支杆以及座杆之间连动连接在一起,位于椅架前里面中的交叉支脚收靠时连动座杆,进一步连动了立杆和扶手杆,扶手杆直接滑动后上收,收折时座杆及扶手杆也配合收折靠合至前支脚所在靠背杆前方,椅架前立面直接向后收靠,令椅架各杆件收靠紧凑。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上更加简便,收折过程也更加顺畅,椅架收折体积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收折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椅架,使用时椅布连接其上(图中未示出椅布),椅布随椅架的支撑形态形成座椅布、靠背布或扶手布。
如图2,折叠椅架包括有支脚架及连接其上的座杆和靠背杆,支脚架包括位于两侧面的侧支架及位于前后立面的交叉支杆组。其中,侧支架包括一前支脚11及一后支脚12,前支脚11向后斜立支撑,后支脚向前支撑前支脚上部,两者相交支撑,本实用新型中,向后斜立的前支脚11向上延伸即形成靠背杆,前支脚11直接向上形成后倾的靠背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