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的水冷炉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3067.9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4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转炉的水冷炉口。
背景技术
转炉的水冷炉口,又叫做炉口水箱,配有单独的进出水管,由6块盖板组成,6块盖板能够拼接成圆环形,每块盖板重3T左右。每块盖板通过4颗螺栓固定并覆盖在炉壳的炉口位置,保护炉口不被铁水、钢渣腐蚀。目前,水冷炉口安装时,先将转炉前摇,使其倾斜30度,利用吊装工具将两块盖板吊动至炉口,并用螺栓将其安装在炉口高度较低处。继续前摇转炉,使其倾斜60度,再将另外两块吊装至炉口中间部位。继续前摇转炉,使其倾斜至90度,再将最后两块盖板吊装到位。吊装时,是将吊装绳穿过盖板的通孔,再移动至炉口。为了与转炉炉口的螺孔位置相对应,盖板的四个通孔均匀设置,位置固定,便于安装螺栓。而利用盖板上原有的通孔作为吊装点,每块盖板吊至炉口后,其倾斜角度和相对于炉口的形状和位置不能与其在炉口安装位置的倾斜角度和形状位置相适应,需要手动调整其倾斜度和位置。由于盖板重量较大,其倾斜角度和形状位置调整费力,调整量大,不能够快速的定位,延长安装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计算吊装点位置,使盖板起吊后的角度、形状与其安装位置的角度、形状保持一致的转炉的水冷炉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的水冷炉口,包括6块盖板,每块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吊的吊装结构。
进一步地,每块盖板上设置有两个吊装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结构为吊装环。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环与盖板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算和实验,可以确定每块盖板上的吊装结构的位置分布,并利用吊装结构固定吊装绳,使吊装工具吊起盖板后,盖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其安装时转炉的倾斜角度一致,同时使其形状与安装位置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减少盖板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量,降低调整难度,节约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冷炉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两块盖板吊起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两块盖板吊起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后两块盖板吊起后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的水冷炉口,包括6块盖板1,每块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吊的吊装结构11。
每块盖板1呈扇环形,6块盖板1能够拼接成圆环形。根据每块盖板1安装时转炉的倾斜角度,以及盖板1安装好后相对于转炉炉口的位置和形状,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吊装结构11相对于盖板1的位置,使每块盖板1被吊装工具吊起后,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或近似于转炉的倾斜角度;同时,使盖板1的形状与其安装位置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减少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量,降低调整难度,节约安装时间。安装前两块盖板1时,转炉倾斜30度,这两块盖板1起吊后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其空间形状和位置如图2所示。安装中间两块盖板1时,转炉倾斜60度,这两块盖板1起吊后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空间形状和位置如图3所示。安装最后两块盖板1时,转炉倾斜90度,这两块盖板1起吊后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空间形状和位置如图4所示。由图2、图3、图4可知,利用本吊装结构11作为受力点,代替原来安装螺栓的通孔,使6块盖板1起吊后能够自然围成类似圆环的形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调整量,降低了水冷炉口的安装时间。
吊装结构11可以为3个或4个等数量,为了降低加工量,每块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吊装结构11。起吊时,在一处吊装结构11挂钢丝绳,另一处挂2T倒链调节。安装时,利用倒链处挂的手拉葫芦轻微调整,就可将盖板1安装到位。为了保证盖板1在起吊时的稳定,吊装结构11设置在盖板1靠近两端的位置。
吊装结构11可以为设置在盖板1上的通孔,但是通孔会影响盖板1的强度,减弱盖板1的防护能力,因此,所述吊装结构11为吊装环。吊装环与盖板1可以螺纹连接,为了增强连接强度,所述吊装环与盖板1焊接连接。由于水冷炉口材质为铸钢,且盖板1的重量较大,考虑到吊装环焊接可能存在问题,吊装时每片盖板1必须挂安全绳,防止吊装环脱焊后盖板1坠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勘钻机立轴高频淬火用感应圈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高炉煤粉喷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