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893.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成明;江旭;邵玮;赵宏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轴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套工具,具体是一种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的前轴承无法冷却,电机和电机轴承温度过高会使得轴承润滑油漏失、轴承架脱落、变形与泵轴抱死,使得电机无法长时间连续运行,使用寿命降低,电机过热使绝缘线绝缘性能降低,在安装时候把机泵与电机隔开,使电机房与机泵房分开,增加了泵房和电机房的建筑面积,不方便操作与维修,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能给电机前轴承降温,使电机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有效延长了前轴承使用寿命,使电机房与机泵房无需分开方便维修与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包括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轴颈上设置有扇形凹槽,在凹槽内向联轴器端面方向钻有直径8mm-10mm的孔眼,在凹槽内形成迎风口,迎风口开口方向与联轴器轴颈上相对其位置旋转方向平行,在联轴器端面形成出风口,其中迎风口与凹槽在联轴器轴颈上设置有三个,各位置相对夹角为120°,出风口在联轴器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各位置夹角相对为1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电机联轴器的形状,在联轴器轴颈向联轴器端面方向钻孔,实现在联轴器转动时产生定向的轴向风吹向电机的前轴承,使得运行电机的前轴承温度降低,延长电机前轴承使用寿命,减少了电机的维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
图中,1-迎风口,2-凹槽,3-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的一种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一种电机前轴承冷却装置,包括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轴颈上设置有扇形凹槽2,在凹槽2内向联轴器端面方向钻有直径8mm-10mm的孔眼,在凹槽2内形成迎风口1,迎风口1开口方向与联轴器轴颈上相对其位置旋转方向平行,在联轴器端面形成出风口3,其中迎风口1与凹槽2在联轴器轴颈上设置有三个,各位置相对夹角为120°,出风口3在联轴器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各位置夹角相对为120°。
具体的,联轴器轴颈和端面上平均三等分,向电机转动方向倾斜38°-45°,向联轴器轴颈外侧倾斜20°-32°,钻直径为8mm-10mm的孔眼、并在联轴器轴颈上做成迎风口1,在轴颈上用砂轮机磨成扇形叶,深度为5mm-8mm,这样当电机启运转动时从迎风口1进风通过孔眼在扇形叶作用下从出风口3产生向电机轴承方向的定向风力,在联轴器端面上分成等三份使电机在运转时达到静平衡,根据实际需要,可在联轴器上设置若干进风口1与通风口3,保证进风量与联轴器强度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外风扇导流保护罩
- 下一篇:远控智能燃气表的双电源供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