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888.0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睿;李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预留 手提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
背景技术
在管道安装工程中会存在许多前期管道预留洞,尤其住宅项目,卫生间和厨房较多,前期预留给排水、雨水管和空调水套管洞口较多,要求洞口垂直整齐,并且安装质量要求高,前期管道预留洞套管的施工工法也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工程达到对模板4没伤害,节约材料、并且能加快施工进度。
常规预留洞施工中,采用的套管有钢套管、PVC套管。操作过程中,需要用钉子钉在模板4上,再用扎丝固定套管;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再人工取出套管,此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进入套管内部,套管取不出,需用榔头敲打,不仅会破坏预留洞洞口,而且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工人上去取套管,破坏板面平整。
套管需在模板4支设完成后,先行固定,但这样不利于楼板钢筋的绑扎,钢筋工在绑扎过程中若发现套管位置阻碍钢筋的绑扎,常常将套管拔除从而造成二次施工;如果在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套管,则套管不易固定,或固定不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套管移位、偏斜的情况。
从绿色施工的角度考虑,传统手提套管在固定时需耗用大量绑扎丝和铁钉,套管拔除后,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清理、除锈防腐处理,产生大量垃圾,且一旦清理除锈不到位,在管道安装完毕、管道预留洞后浇混凝土施工后,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此外,每一枚手提套管都需要制作一个把手,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钢筋,且不可周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套管无法保证预留洞质量,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包括:
管体;
设于所述管体底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供锁固件穿设的定位孔;以及
活动设于所述管体上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通过将定位板固定在管体底端,用螺丝穿设定位板和模板,将管体固定在模板上,不需要耗用大量绑扎丝,不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清理、除锈防腐处理。采用可插设、可取出的活动式提手,不用每个套管都制作一个把手,把手可多次使用,节约资源。结构稳定、安全、牢固、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效率,不用二次施工,固定牢靠,在浇筑过程中不易发生套管移位、偏斜的情况,相比其他形式手提套管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板为焊接于所述管体底端的扁钢。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孔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扁钢的相对两端。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距所述扁钢两端15mm至25mm。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设有对称的一对通孔,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提手挂钩,所述提手通过所述提手挂钩对应穿设所述通孔活动设于所述管体。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所述管体的顶端的距离为25mm至35mm。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设有对称的一对锁孔,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提手孔,所述提手通过螺丝或螺栓对应穿设所述锁孔和所述提手孔活动设于所述管体。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设有一对挂耳,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提手通过所述挂钩对应穿设所述挂耳活动设于所述管体。
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手为弧形的钢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楼板预留洞手提套管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 下一篇:一种配电箱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