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253.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纪雪微;端茂军;李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构件 施加 预应力 生产 装备 | ||
1.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包括U形模体(1)、封顶板(2)、销栓(3)、支撑肋(4)、底板(5)、U形张拉支座(6)、滚轴(7)、锚垫板(8),其特征在于,U形模体(1)的截面为U形,其底面置于底板(5)之上,与底板(5)之间可拆分,U形模体(1)的两端各设有一对支撑肋(4),U形模体(1)内满填重组竹(14),封顶板(2)封堵U形模体(1)的上口,U形模体(1)的侧面开设有一排以上的销栓插孔(10),一排销栓(3)穿过销栓插孔(10)固定封顶板(2),一对U形张拉支座(6)对称设于U形模体(1)的两端,并支撑于U形模体(1)的端面及支撑肋(4),U形张拉支座(6)外侧面开有两条槽道(11),每条槽道(11)内设置两个以上滚轴(7),两条槽道(11)之间开有竖向孔洞(12),锚垫板(8)紧密接触于滚轴(7)的外侧面,并能够沿着与滚轴(7)的接触面上下移动,预应力筋(13)沿着纵向设置于重组竹(14)内部,两端穿过竖向孔洞(12)及锚垫板(8)的中心孔洞,张拉后通过锚具(9)锚固于锚垫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滚轴(7)为圆柱体,两端嵌于槽道(11)侧壁的圆孔内,槽道(11)内相邻滚轴(7)之间互不接触,滚轴(7)可绕固定轴自由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底板(5)的宽度及长度与U形模体(1)相等,其与U形模体(1)共同承受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销栓插孔(10)沿U形模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两排以上的销栓插孔(10)沿高度方向交错布置,在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并压制完成后,销栓(3)沿横向穿过设计高度的一排销栓插孔(10)固定封顶板(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支撑肋(4)焊接于U形模体(1)两端的两侧壁内侧,其与U形模体(1)的端面共同支撑U形张拉支座(6),支撑肋(4)的顶面与最底一排的销栓插孔(10)的下口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锚垫板(8)中部设有孔洞,孔洞的大小大于预应力筋(13)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构件施加预应力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13)为纤维筋、纤维索、纤维织物,或者金属筋、金属索、金属丝中的一种,锚具(9)由锚环(91)和锚体(9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2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